获取本报告PDF版请见文末
出品方/分析师:中航证券 邹润芳 朱祖跃 孙玉浩
一、深耕锂电池材料领域的技术服务提供商1.1 发轫于传统能源化工,积极向新能源材料转型
百利科技致力于为新能源和传统能源行业的智慧工厂提供包括工程咨询设计、专有设备制造、智能产线集成与EPC总承包服务等整体解决方案。
主要服务于新能源锂电池核心材料、氢燃料电池材料和有机合成材料,包括锂离子电池正极、负极材料、电解液,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树脂以及氢燃料电池高温质子膜及其膜电极产品。
公司可从项目前期、融资到设计、采购、建造、开车和运维服务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增值解决方案。
积极转型新能源材料业务。
公司前身为巴陵石油化工设计院,在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树脂三大合成材料工程服务领域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2004年2月,巴陵石油化工设计院改制分流为湖南百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在工程设计业务上的优势开始尝试工程总承包业务。经过股改变更后,2016年5月,公司在上交所成功上市。
2017年7月,公司与宁波锂金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协议书,收购南大紫金锂电(现已更名为“百利锂电”),正式进军锂电材料智能装备制造业。
持续布局锂电材料智慧工厂业务。
百利锂电前身紫金锂电成立于2013年,多年来公司积累了丰富的锂电正极、负极材料、前驱体产线的技术装备和整线服务经验,参与了多项锂电材料产线示范工程项目,已在全国建成 100余条生产线。
同时,凭借公司的设计院资质与紫金锂电的产线设计形成协同作用,整合资源优势,从原来单一产线供应商变为EPC总包公司。
2018-2020年,百利锂电分别实现营收3.08亿元、3.84亿元和6.22亿元。2021年2月,公司审议通过拟收购苏州兮然60%的股权。
苏州兮然是一家采用先进的陶瓷对辊技术,其生产的双对辊产品在国内锂电正极材料行业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并与国内主要正负极材料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未来有望推进关键设备整合并增强市场竞争力。
股权结构较为集中,王海荣为实控人。
第一大股东西藏新海新投资持有公司43.9%的股份,成立于2011年7月,由自然人王海荣和王立言共同出资设立,王海荣和王立言分别持股90%和10%。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王海荣,通过新海新投资间接持有百利科技39.5%股份。
1.2 新能源业务爆发,支撑公司业绩增长
锂电池材料业务收入快速增长。
2017年,公司收购南大紫金锂电。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动力电池厂快速扩产,上游材料需求爆发,主要客户快速扩产拉动公司新能源业务收入快速增加。
2018-2020年,公司锂电池材料行业的收入分别为5.61亿元、6.88亿元和11.95亿元,占营收比重分别为47%、49%、85%。
锂电池材料行业毛利率高于传统行业,2018-2020年分别为27.8%、19.6%和15.9%,而2020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12.48%。
2020年锂电智能产线营收占比34%。
公司以锂电池产线智能装备制造为基础,积极拓展锂电池正极材料智能产线工程总承包业务,形成锂电池正、负极材料智能产线全流程服务。
2020年,公司锂电智能产线业务实现收入4.77亿元,营收占比34%,毛利率为19.34%,此外工程总承包/工程咨询设计/商品销售业务分别实现营收7.64/0.95/0.64亿元,毛利率分别为 3.25%/42.74%/24.67%。
2.1 高镍三元是动力锂电发展的明确方向
磷酸铁锂回潮,高镍渗透率快速提升。2020年以来,磷酸铁锂凭借其在成本、安全性等方面的优势,装机量占比显著回升,同时刀片电池等技术帮助提高能量密度,特斯拉等推出磷酸铁锂车型进一步推动铁锂回潮。
在三元体系中,高镍路线凭借其在能量密度、成本等方面的相对优势,渗透率也快速提升。2021年7月,磷酸铁锂产量为3.49万吨,同比增长176.8%,三元材料产量3.33万吨,同比增长82.3%。
三元体系中,高镍材料总产量1.38万吨,同比增长268.5%,渗透率达到41.6%,其中8系市占率为39.1%。
高镍三元是动力锂电明确的发展方向。
动力锂电的正极材料体系较为多样,但是总体发展方向是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而高镍路线理论上可以二者兼顾从而实现更高的性价比,因此我们判断高镍三元是正极材料明确的发展方向。
在能量密度方面,高镍三元较中镍体系优势明显,同时电池成组效率提升接近天花板,磷酸铁锂通过工艺弥补能量密度不足的空间有限。
具体来看:
1)宁德时代量产的第一代高镍+石墨体系的NCM811电池单体能量超过240wh/kg,系统能量密度可达180wh/kg,较NCM523显著提升,未来可以进一步提升镍含量、转为NCMA四元体系或无钴化升级材料体系提升能量密度,亦可以通过工艺技术升级、优化成组方案提升能量密度。
2)未来电池成组效率进一步提升空间不大,CTP和刀片电池等使得成组效率提升至90%左右,磷酸铁锂通过工艺技术进一步提高能量密度效果有限。
从成本端看,一方面在三元体系内部,高镍路线可以通过降低正负极材料用量、减少储量较少价格较高的钴用量、提升储量较多价格具备优势的镍用量;
另一方面,相较于磷酸铁锂体系,三元正极在资源回收方面具有优势进而降低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
2.2 高镍三元有望迎来扩产高峰
预计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1064GWh。考虑到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2025年全球合计销量超过1800万辆,同时随着纯电动汽车占比的提升、单车带电量的增加,预计2025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417GWh,国外装机量647GWh,全球合计装机量1064GWh,2020-2025年年复合增长率47.4%。
预计2025年NCM811/NCA需求量超100万吨。
我们认为,未来高镍路线的渗透率有望在供需两端因素的支撑下持续提升:
1) 供给端看,高镍路线在提高能量密度和降低成本方面的潜力巨大,产能有望持续释放;
2) 需求端看,国内外诸多车企纷纷推出高镍车型。
三元正极材料市场集中度提高。
随着头部三元材料企业产能扩张、技术突破及与头部电池企业合作关系越来越紧密,三元材料企业集中度或将进一步提高。2021年上半年,三元材料前五大厂商市占率达到49%,其中容百科技、巴莫科技、当升科技、长远锂科市占率均在10%-11%,而2020年全年CR5约为45%。
高镍正极材料厂商百花齐放。
早期,高镍三元受到成本和安全性等问题的限制导致推进过程较为坎坷,国内高镍路线厂商较少。
随着下游需求爆发、高镍渗透率提升以及高镍材料制备能力的加强,国内高镍市场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2019年,高镍市占率仅为11%,容百占比为8%,2021年一季度天津巴莫、贝特瑞、当升科技的高镍市占率显著提升,且未来随着湖南杉杉、盟固利以及广东邦普等企业的产能释放,高镍参与者进一步增多。
正极厂商规划高镍大幅度扩产。
新能源车需求爆发,叠加高镍渗透率持续提升,推动国内外正极厂商加速入局高镍细分市场。
国内方面,容百科技、巴莫科技、当升科技、贝特瑞、长远锂科、振华新材、厦钨新能等规划高镍产能超过63万吨。
海外方面,LG新能源、SK、三星和松下等日韩电池厂商高镍产能也将迎来扩张。
预计2022年高镍产能较2020年底增加超200%。
根据我们测算,在电动化趋势持续深入、高镍占比持续增加的情况下,假定2025年高镍渗透率70%则2025年8系NCM/NCA需求量超过100万吨。
2020年,国内外主流高镍厂商产能约为20万吨左右,较2025年需求仍存在较大缺口。在需求持续高速增长的情况下,预计国内外主流厂商将会加速扩产,拉动2021年、2022年年均新增产能超过20万吨。
2.3 高镍三元工艺难度大、设备单位投资额较高
常见的三元材料制备工艺,先将锂源和前驱体输送到计量设备,按设定好的工艺配方进行计量后输送至混合机,在混合机将两种物料混合均匀。
将混合均匀的物料装入匣钵,然后整平、切小块,进入窑炉煅烧。煅烧出来的物料一般会板结,需要破碎和粉碎,常见的工艺是先用颚式破碎机,然后用对辊破碎机,最后使用气流粉碎分级。
分级后粒度合格的产品进入批混设备批混后,再经过除铁设备、振动筛过筛,测试合格后,便可包装入库。
因此,三元材料成品的制备过程包括锂化混合、装钵、窑炉煅烧、破碎、粉碎分级、批混、除铁、筛分、包装入库九大工序。
高镍三元相对于传统三元材料而言,在加工上有较大区别。
主要差异在于:
第一,在高温烧结的过程中,锂盐容易在高温环境下挥发产生缺陷,但如果温度过低又不容易热分解,因而生产811时必须使用氢氧化锂而非碳酸锂,因为氢氧化锂的热分解温度更低的氢氧化锂,但氢氧化锂的腐蚀性更强。
第二,混排问题,高镍材料尤其容易产生阳极离子混排问题,主要产生于Li+与Ni2+之间。所谓混排,指的是不同阳离子混合占位,对于材料的首次效率、可逆容量、循环性能等电化学性能造成影响,因而需要尽量消除。
因为前驱体中的镍离子为+2价,空气中难以转化为+3价,因而要求在纯氧环境中进行生产,所以传统三元正极只需要使用空气炉,但是高镍需要氧气炉;
第三,高镍吸水性比较强,后者吸水性弱,生产过程中需要通干燥气体,还需要专用除湿、通风设备;
第四,磁性物控制,传统三元材料生产环境中的铁离子的含量要求是低于十亿分之四百,而高镍是是十亿分之十,因而对于厂房内的磁性物控制要求非常高,需要对厂房进行特定改造,例如油漆涂料、金属门把手和金属管通道等需要特定更改。
高镍三元产线单位投资额较高。
正极加工生产线由七大系统构成:分别为原材料准备系统、计量配混系统(研磨、除铁)、窑炉烧结系统、窑炉外轨自动化系统、智能包装系统、输送集成及后处理系统以及通风管道除湿。
在当升科技(常州)锂电新材料产业基地二期工程项目中(5万吨/年高镍锂电正极材料),设备购置费接近11亿元,其中辊道窑价值量占比接近36%,万吨设备投资额约为2.6亿元。
3.1 国内稀缺的锂电材料全流程服务商
百利锂电前身为紫金锂电。1987年南京大学成立南大紫金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8月,南大紫金锂电智能装备成为百利科技的全资子公司、改名百利锂电智慧工厂有限公司。
百利锂电主业包括电池正负极材料生产设备及前期生产线设计、整包。
被并购之前,主要深耕设备及设计环节,在计量配混系统、窑炉外轨自动化设备、输送机后处理系统、检测设备等领域表现出色。
公司先后参与了国内第一条负极生产线建设,1999年湖南瑞翔1500吨负极产线,第一条钴酸锂正极材料全自动生产线,2012年湖南杉杉3000吨钴酸锂生产线,以及第一条高电压钴酸锂正极生产线,目前已在全国建成100余条生产线。
整合优势打造一体化技术服务能力。
百利锂电多年的专业技术沉淀和良好声誉积累,结合公司的技术优势和市场渠道优势,紧密围绕锂电正极材料智能生产线的研发、设计、装备制造及总承包等方面,加大市场拓展,提高服务水平,在技术创新与服务、战略客户开发、智能制造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进步,实现了百利锂电由被收购前的设备生产服务到被收购后整合公司技术优势形成的整线研发、生产、设计一体化技术服务能力。
公司所提供的整体产线EPC技术服务模式,未来有望成为锂电池正、负极材料领域的主流服务模式。
3.2 客户结构优质,深度受益下游扩产高峰
客户结构优质,扩产意愿强烈拉动公司订单快速增长。公司作为国内稀缺的锂电池材料产线全生命周期技术服务商,锂电材料智慧工厂设计与建造业务凭借过硬的技术、良好的服务,积累了当升科技、贝特瑞、四川新锂想、湖南杉杉、成都巴莫、宁德时代等优质客户资源。
公司主要客户快速扩产,以应对电动化趋势深入、高镍渗透率提升带来的需求爆发,2021 年上半年新签锂电业务订单超过15亿元,包括杉杉能源长沙项目8亿元,江苏贝特瑞项目1.1 亿元,成都巴莫项目2.3亿元,四川锂源项目0.9亿元等,在手订单超过20亿元。2020年全年,公司实现营收14亿元,其中锂电材料行业约12亿元。
锂电材料EPC模式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
由于近年来电池正负极材料项目的体量规模大幅提升,客户对于自动化提出更高要求,且高镍对于生产环境要求非常苛刻,而第三方产线EPC提供商在工程经验、集中采购等方面的优势越来越突出,未来有望成为电池材料领域的主流模式。
公司获得多个产线EPC订单,合同金额显著增加。
2019年以来,公司与当升科技、四川新锂想、湖南杉杉等公司新签订了多个EPC订单项目:
1)2019年3月,中标当升科技锂电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第一阶段年产2万吨锂电正极材料智能工厂设计、采购、施工工程总承包(EPC一体化)项目,合同总金额9.65亿元;
2)2019年5月,中标四川新锂想50000吨/年锂电正极材料项目一期生产线设备智能粉体集成系统,合同总金额4.66亿元;
3)2021年1月,中标杉杉长沙基地年产动力锂电三元材料24000吨的智能化工厂建设项目,合同金额8亿元。
四、盈利预测和报告总结预计公司2021-23年实现营收21.4亿元/33.9亿元/45.1亿元,净利润1.6亿元/3.2亿元/4.6亿元,对应市盈率为53.5X/26.3X/18.4X。其中,受益于行业景气、订单结构的改善,公司2021年的毛利率有望显著提升,2021H1毛利率为24.1%,2020H1仅为11.2%。
公司是国内稀缺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全流程服务商,新能源汽车需求爆发、高镍渗透率持续提升,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我们广泛选取A股锂电设备、正极材料上市公司作为公司可比估值基础,包括杭可科技、赢合科技、先导智能、当升科技和容百科技。
截止2021年9月17日,上述公司WIND一致预期净利润对应2020-2022年市盈率均值分别为134.39X、65.88X和39.66X。
产品和技术迭代不及预期:
行业技术创新和升级步伐不断加快,技术高端化、产品差异化、生产消费绿色低碳化趋势明显。随着行业技术创新和升级步伐的不断加快,公司可能面临部分技术失去领先优势等风险,科技成果的工程转化也存在着不确定性。
下游客户扩产不及预期:
若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较慢,或下游客户因自身经营情况、融资情况变化导致扩产规划未能按预期执行,这将导致公司未来的订单面临不确定性风险;国外新冠疫情持续蔓延,宏观大势错综复杂、业持续景气度尚未复苏,短期内会对石化项目推迟或暂停项目投资,进而可能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应收账款回收不及预期:
受到行业市场、客户自身经营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应收账款回收困难,应收账款不能及时回收将给公司带来营运资金压力并会导致坏账风险。
—————————————————————
请您关注,了解每日最新的行业分析报告!
报告属于原作者,我们不做任何投资建议!
获取更多PDF版报告请登录【远瞻智库官网】或点击链接:「链接」
凡本网注明“来源:砂石装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砂石装备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2025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东南亚分展 2025 SOUTHEAST ASIA SUB-EXHIBITION OF CHANGSHA INTERNATIONAL CONSTRUCTION EQUIPMENT EXHIBITION 2025年9月3-5日(三天) 地点:马来西亚·吉隆坡实达城会展中心(SCCC...
2025-07-03 16:25:30
核心摘要:2025年5月18日,为期四天的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以下简称“2025CICEE”)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正式落下帷幕。本届展会 2025年5月18日,为期四天的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以下简称“2025CICEE”)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正式落下帷幕。本届展会以"高端化、智能化、...
2025-05-19 11:21:21
2025年5月15日上午9时40分,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本届展会规模达30万平方米,全球1806家参展企业齐聚一堂,集中展示工程机械领域的最新技术与产品。1000余名全球行业领袖、院士专家、企业代表及国际采购商共同参会,见证这一国际工程机械领域的年度盛事。...
2025-05-16 08:31:29
日立建机参展的首台设备——ZX900LCH-6A矿山液压挖掘机。抵达长沙国际会展中心的卡特彼勒挖掘机。红网时刻新闻5月8日讯(记者 彭超)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将于5月15日开幕。还有一周的时间,国内外品牌相继进驻场馆布展。5月8日,日本日立建机、美国卡特彼勒两家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的参展设备进驻长沙国际会展中心,...
2025-05-10 11:48:38
4月30日,湖南省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将于5月15日至18日启幕。当天,装载三一集团蓝色电动装载机的运输车辆驶入长沙国际会展中心,这也是第二家正式布展企业。据悉,三一集团将携旗下18个事业部和子公司、72件套设备(含58台主机)震撼登场,以10089平米的超大展位,全面展现三一的高...
2025-05-06 20:27:36
2025年4月30日,湖南省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定于5月15日至18日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长沙国际会议中心举办。长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康镇麟出席发布会并介绍展会筹备情况:本届展览会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一代工程机械、应急装备、矿山装备、农业机械为主题,预计吸引全球1650家参展企...
2025-05-06 20:27:07
5月,世界的目光将聚焦长沙。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将于5月15日至18日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长沙国际会议中心举行。4月29日,随着“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中联重科的首批百吨设备进场,展会进入布展时间。上午9时30分,装载着中联重科工程机械零部件的平板车缓缓驶入长沙国际会展中心,荧光绿的漆面在阳光下格外显眼。这些设...
2025-04-30 09:19:07
当全球工程机械产业的聚光灯再次投向湘江之畔,2025CICEE《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一代工程机械、应急装备、矿山装备、农业机械》电子会刊第二期正式发布。继首期会刊创下超192万次阅读的行业纪录后,本期会刊汇聚183家全球领军企业,以尖端技术产品和创新解决方案,续写“工程机械之都”的传奇篇章。01硬核生态:解码产...
2025-04-30 09:15:38
5月15日,2025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2025 CICEE)即将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届时,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1600家参展商,将在30万平方米的展区内陈列超2万件展品,涵盖工程机械全领域前沿技术和产品。目前,众多展商已蓄势待发,期待在这个推动全球工程机械行业交流与合作的超级平台上一展风采。...
2025-04-17 08:31:38
在璀璨初夏的五月天,2025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将于5月15日至18日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华丽启幕。作为一颗迅速崛起的璀璨新星于世界工程机械展会之林,长沙展在规模之宏大、观众之众多、世界50强企业参展数量之多及影响力之广上,已可与全球三大工程机械展并驾齐驱,共绘辉煌。展会前夕,我们有幸专访了合肥长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的...
2025-04-17 08:30:36
主营:破碎机
主营:破碎机
主营:破碎机
主营:破碎机
主营:破碎机
主营:破碎机、制砂楼
主营:破碎机
主营:破碎机
主营:筛网、筛机配件
主营:振动电机
主营:破碎机
主营:制砂机、筛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