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珠江两岸。
“满意37票,基本满意2票,不满意0票。”2021年11月24日,在广州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五十九次会议上,参会的39名常委会组成人员对“1号议案”决议办理给予充分肯定。
事情缘起于2017年,林永亮等41名人大代表联名提出《关于全面加强水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的议案》,被广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列为“1号议案”。
五年来,聚焦“1号议案”,市人大常委会从立法到执法检查和跟踪监督,从听取专项报告到开展满意度测评,从明察到暗访,打出一整套“组合拳”,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其中,形成全流程全要素的闭环系统。
五年来,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精准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武进区洗砂厂污泥干化机;着力破解“九龙治水”难题,实现“一龙治水”,全市不计其数的干部群众参与到治水工作中,攻坚克难、勇毅前行。
五年来,广州市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景正在加速实现,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厚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绿色底色和质量成色。
文/魏丽娜
图/苏韵桦
市人大常委会聚焦黑臭水体和跨界河流治理“硬骨头”,先后组织督办300多次,推动解决问题400余项。
五年来,各区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项监督210余项,组织视察调研2230余次,纳入挂钩督办的18条黑臭河涌全部达到考核要求。
在制定排水条例和实施污泥干化焚烧处理处置的决定过程中,收集专家、代表、市民意见建议400多条;巡河监督,先后有1.2万余人次人大代表直接参与。
五年翻天覆地武进区洗砂厂污泥干化机:
事实证明“水是可以治好的”
碧波荡漾、白鹭起舞。天河区猎德涌边的这番景色,令“1号议案”联名代表之一、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院长李青十分感慨。
“2006年,我曾参与猎德涌两岸园林景观设计。”李青告诉记者,当时的猎德涌都是污染严重的黑水,“不可思议,当时水里几乎没有任何生物,更看不到小鱼小虾。”
在广州确定的首批黑臭水体中,猎德涌“榜上有名”。
为改变长期以来的“黑臭印象”,天河区水务局全力推动猎德涌水环境综合治理,实现猎德涌水生态功能的系统性修复。
2018年,猎德涌达到“长制久清”,2020年探索河流低水位运行,进一步恢复水生态系统,2021年完成猎德涌全段碧道建设4.3公里,实现了还水于民、人水共生的目标。
石井河也曾是广州有名的黑臭河涌,河水黑得像“墨汁”。“如果石井河都能治好,中国没有哪条河治不了。”
事实正如广州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沈奎所说,“广州治水成绩回答了一个问题武进区洗砂厂污泥干化机:水,是可以治好的武进区洗砂厂污泥干化机!”
五年来,石井河变化显著,白鹭重现。2017年,石井河消除黑臭;2018年,水质提升至V类水质;2021年1-9月,石井河口断面稳定达到IV水质目标,优于省考核标准。
“亲眼所见白鹭在河涌起舞,成绩超出了代表们的想象。”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唐航浩感慨道。
“我给广州治水工作打95分。”广州市人大代表、市中侨联合投资公司董事长陈少华表示,“1号议案”提出消除147条黑臭水体等目标,当时来看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没想到真的完成了,还创造了一批治水广州经验。
作为“1号议案”的领衔代表,林永亮也亲身感受到水治理效果,“白云区沙河涌水清岸绿,河里有很多鱼虾、水草,水质和2017年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都非常感慨。”
林永亮代表告诉记者,2017年提出这个议案后,他最大的感受就是人大和政府对治水工作的高度重视,“广州水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为超大城市治水工作树立了标杆。”
成绩来之不易:
甩掉落后帽子走在全国前列
五年前,广州市被认定为“全国水环境治理达标滞后地区”。五年过去,广州用“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河湖长制国家督察激励”“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等荣誉,成功甩掉了落后帽子,大踏步走在了全国前列。
五年前,全市有147条黑臭河涌被纳入国家监控平台,目前已全部消除黑臭,实现“长制久清”。2020年,广州市就实现了国家和省水环境质量考核指标的全面达标,习近平总书记关注的鸦岗断面水质从Ⅴ类已经跃升至Ⅳ类并持续向好。而这,曾经都是不可想象的难以完成的任务。
五年前,全市污水日处理能力529.18万吨、排水管网10369公里(其中污水管4681公里)。
经过努力,全市治水基础设施短板加速补齐,污水集中收集率、处理率走在了全国前列。目前,全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787.03万吨,仅次于上海。五年间,新建污水管网19663公里,几乎是2011-2016年的10倍。
五年来,全市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美好愿景正在加速实现,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2019年,广州市统计局的一项民调显示,市民认为建设美丽宜居花城中成效最为显著的是“黑臭河涌治理”。2020年,市民对广州生态环境的满意度升至71%,较2016年上升28个百分点。
广州治水经验:
支持河长履职与议案督办结合
珠水孕育千年广州,寄托民生民情。
为打赢“治水”这场硬仗,广州立下军令状,写下时间表,志在必得。
广州市委、市政府对以河长制湖长制为抓手推动水环境治理的重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广州市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建立“河长责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监督考核”“激励问责”五大机制,印发10道市总河长令。
其中,第1号总河长令,就给全市11个区和市水投集团下达了全面剿灭黑臭水体任务书。任务布置下去,挂图作战,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优势,将支持河长履职与议案督办相结合,实现从人大监督到一线督办的深化,主动下沉力量,实现暗访督导常态化、范围全覆盖。
为进一步增强管水治水的协同性,广州成立5大流域管理机构及排水公司,推动实现“厂—网—河一体化管理”。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同时积极推进排水立法,颁布出台《广州市供水用水条例》,制定了《广州市排水管理条例》并将于今年3月1日实施。
市人大常委会还牵头东莞、惠州人大建立了监督东江北干流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跨界治理难题,推动东江北干流大墩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国家考核要求,三市人大联动监督工作得到了省人大的充分肯定。
广州,因水而生、依水而兴。水环境的治理,影响着市民高品质生活、城市高质量发展。
“虽然全市147条黑臭河涌已消除黑臭并实现‘长制久清’,但要继续推进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系统治理,用绣花功夫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让小桥流水成为记得住的乡愁。”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城乡建设环境资源工委负责人表示。
“治水一直在路上。”广州已圆满完成水环境治理初级阶段任务,但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仍在继续,对标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国家提出的治理新要求,仍有不足。
“十四五”时期,广州水环境治理思路是“有涌有水,有水有鱼,有鱼有草,人水和谐”,将治水、治产、治城相融合,守护广州“山水林田湖海”的自然禀赋,加快建设江河安澜、秀水长清、人民幸福的生态广州。
多级代表联动:
五年开展专项监督210余项
五年来,各级人大在推动“1号议案”办理过程中,也完成了许多过去被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1号议案”开创的多级人大代表联动监督机制,成为代表监督的全省范例。在白海面涌和东江北干流的治理中,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四级人大明察暗访、调研督办,推动河涌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同时,大力实施体系作战,先后建立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联系指导各区治水监督工作、市区挂钩督办黑臭河涌治理机制、市区人大治水监督联席会议机制。
在挂钩督办中,市人大常委会指导各区每年选定一条黑臭河涌,采取市区镇(街)三级人大联动监督的形式,实施挂钩督办,推动区人大将治水纳入每年监督重点,形成全市人大治水监督一盘棋。
此外,创设“河长APP”代表模块和“治水投诉”微信公众号代表通道,推动“互联网+代表+人大监督”,开启治水监督“掌上时代”,全天候、全地域延伸监督触角,在智慧人大城建环资监督系统建立了“1号议案”模块,实现在线监督。
聚焦人民关切: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1号议案”的提出、办理、督办全过程各方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二字贯穿始终。
议案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工作成效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在议案提出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委托第三方机构电话访谈2000名市民听取意见建议,调阅800多件城建环资类代表建议筛选代表关注的重点内容,指导41名市人大代表深入调研、反复修改论证,以群众关切为着力点,真正做到“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让人民满意”。
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能解决多少实际问题,最能检验人大监督的成效。市人大常委会以问题为导向,聚焦黑臭水体和跨界河流治理“硬骨头”,广泛发动各级人大代表,层层密织监督网络,真正直面问题,敢于动真碰硬。常委会先后组织督办300多次,推动解决问题400余项。
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监督提质增效,聚焦“1号议案”,市人大常委会从立法到执法检查和跟踪监督,从听取专项报告到开展满意度测评,从明察到暗访,打出一整套“组合拳”。
“坚持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以全过程民主广泛凝聚合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唐航浩表示,“1号议案”的办理过程中充分发挥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鼓励代表们“随手拍”监督治水,拓展延伸人大监督触角,增强监督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为代表履职搭建平台,便于代表随时“微调研”“微监督”,方便代表“有所为”。
“回望五年来‘1号议案’办理督办历程,百感交集,成绩来之不易。”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奇珠表示,他对碧水保卫战的靓丽成色倍感振奋,对污染防治攻坚中贡献的人大力量倍感自豪,在“十四五”新征程中,市人大常委会将继续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持之以恒的坚守,依法履职,用心用情用功办好民生实事,奔赴更具美好生态底色成色的共同富裕。
凡本网注明“来源:砂石装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砂石装备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2025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东南亚分展 2025 SOUTHEAST ASIA SUB-EXHIBITION OF CHANGSHA INTERNATIONAL CONSTRUCTION EQUIPMENT EXHIBITION 2025年9月3-5日(三天) 地点:马来西亚·吉隆坡实达城会展中心(SCCC...
2025-07-03 16:25:30
核心摘要:2025年5月18日,为期四天的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以下简称“2025CICEE”)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正式落下帷幕。本届展会 2025年5月18日,为期四天的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以下简称“2025CICEE”)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正式落下帷幕。本届展会以"高端化、智能化、...
2025-05-19 11:21:21
2025年5月15日上午9时40分,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本届展会规模达30万平方米,全球1806家参展企业齐聚一堂,集中展示工程机械领域的最新技术与产品。1000余名全球行业领袖、院士专家、企业代表及国际采购商共同参会,见证这一国际工程机械领域的年度盛事。...
2025-05-16 08:31:29
日立建机参展的首台设备——ZX900LCH-6A矿山液压挖掘机。抵达长沙国际会展中心的卡特彼勒挖掘机。红网时刻新闻5月8日讯(记者 彭超)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将于5月15日开幕。还有一周的时间,国内外品牌相继进驻场馆布展。5月8日,日本日立建机、美国卡特彼勒两家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的参展设备进驻长沙国际会展中心,...
2025-05-10 11:48:38
4月30日,湖南省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将于5月15日至18日启幕。当天,装载三一集团蓝色电动装载机的运输车辆驶入长沙国际会展中心,这也是第二家正式布展企业。据悉,三一集团将携旗下18个事业部和子公司、72件套设备(含58台主机)震撼登场,以10089平米的超大展位,全面展现三一的高...
2025-05-06 20:27:36
2025年4月30日,湖南省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定于5月15日至18日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长沙国际会议中心举办。长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康镇麟出席发布会并介绍展会筹备情况:本届展览会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一代工程机械、应急装备、矿山装备、农业机械为主题,预计吸引全球1650家参展企...
2025-05-06 20:27:07
5月,世界的目光将聚焦长沙。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将于5月15日至18日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长沙国际会议中心举行。4月29日,随着“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中联重科的首批百吨设备进场,展会进入布展时间。上午9时30分,装载着中联重科工程机械零部件的平板车缓缓驶入长沙国际会展中心,荧光绿的漆面在阳光下格外显眼。这些设...
2025-04-30 09:19:07
当全球工程机械产业的聚光灯再次投向湘江之畔,2025CICEE《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一代工程机械、应急装备、矿山装备、农业机械》电子会刊第二期正式发布。继首期会刊创下超192万次阅读的行业纪录后,本期会刊汇聚183家全球领军企业,以尖端技术产品和创新解决方案,续写“工程机械之都”的传奇篇章。01硬核生态:解码产...
2025-04-30 09:15:38
5月15日,2025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2025 CICEE)即将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届时,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1600家参展商,将在30万平方米的展区内陈列超2万件展品,涵盖工程机械全领域前沿技术和产品。目前,众多展商已蓄势待发,期待在这个推动全球工程机械行业交流与合作的超级平台上一展风采。...
2025-04-17 08:31:38
在璀璨初夏的五月天,2025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将于5月15日至18日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华丽启幕。作为一颗迅速崛起的璀璨新星于世界工程机械展会之林,长沙展在规模之宏大、观众之众多、世界50强企业参展数量之多及影响力之广上,已可与全球三大工程机械展并驾齐驱,共绘辉煌。展会前夕,我们有幸专访了合肥长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的...
2025-04-17 08:30:36
主营:破碎机
主营:破碎机
主营:破碎机
主营:破碎机
主营:破碎机
主营:破碎机、制砂楼
主营:破碎机
主营:破碎机
主营:筛网、筛机配件
主营:振动电机
主营:破碎机
主营:制砂机、筛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