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备信息上海定制过滤机答疑解惑的简单介绍

上海定制过滤机答疑解惑的简单介绍

来源:互联网 2022-03-14 07:58:54

背景 :

迎泽区是太原市政治、金融、商贸中心上海定制过滤机答疑解惑,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上海定制过滤机答疑解惑,原有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类矛盾和纠纷复杂、多变、高发,呈现出类型多样化、调处难度大、矛盾易激化等特点。

人民法院作为调处矛盾纠纷主战场又存在审判力量不足、司法资源有限、案多人少矛盾突出问题,单靠诉讼方式解决矛盾纠纷已经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多年来的实践已证明,调解是行之有效的解纷手段。

因此,建立诉讼与诉前调解等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的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能够使纠纷得以及时、便捷、公正、妥善解决,是便民利民、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措施,是发挥司法资源最大效能的有效途径,对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安定团结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太原市迎泽法院积极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通过诉前、诉中、执行中调解,发挥非诉调解“第一道防线”源头化解的作用,减少进入法院的“官司”,又通过司法确认、非诉执行等法律程序提供司法保障,有效解决矛盾纠纷。

他们于2014年在诉讼服务中心成立调解中心,设置诉前调解窗口,负责诉调对接和诉前调解工作。调解中心现有专职调解员(法官助理)5名,法官5名(兼职),特邀调解员168名,设有调解室8个上海定制过滤机答疑解惑;在3个派出法庭、两个法官工作室设立调解分中心,就地开展诉前、诉中调解。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太原市迎泽法院共调解各类案件总计3129件,受到当地群众交口称赞。

建立特邀调解制度

吸引社会力量参与

在党委领导、政府支持、社会参与下,迎泽法院整合纠纷解决的各种力量,从多层面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纠纷解决渠道,降低纠纷解决成本。通过向社会公开选任退休政法干警、律师、人民调解员、法学教师等,组建特邀调解员队伍。充分利用他们来自不同行业、熟知社情民意、掌握专业知识等方面优势,与法官捆绑成立多个专业化、类型化特邀调解员团队。

同时,制定《特邀调解工作规程》《特邀调解补助办法》《轮岗轮班制度》,加强调解员培训,提高调解能力,规范调解行为。积极向区财政争取支持,每调解成功一件案件给调解员一定数额的补助。建立调解员轮岗轮班制度,在诉讼服务中心、三个派出法庭、两个法官工作室每天有调解员值班受理诉前调解案件。

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诉调对接窗口,负责委托委派调解工作,并将这一平台的过滤机制作为民事案件立案阶段的必经程序,除明显不适宜调解的纠纷外,其他民事纠纷在征求当事人意见的基础上,导入诉前调解程序。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当场进行司法确认或出具调解书上海定制过滤机答疑解惑;调解不成的就地转入速裁程序,由调解中心兼任法官快速审理。

同时,在诉讼服务中心放置宣传展板,鼓励群众以调解方式解决纠纷,让群众深入了解和自觉认同,自主选择高效、便捷、低廉的调解方式解决矛盾、化解纠纷。

搭建诉调对接平台

解开医患纠纷症结

为了妥善化解医患矛盾,2012年2月,迎泽法院与山西省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正式确立业务指导与诉调对接机制,联合制定《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与诉讼调解对接及司法确认工作方案》,并就诉前委派调解、诉中委托调解和特邀调解以及调解协议司法确认、业务指导等环节制定了相应的文书样式,使得医疗纠纷这一“老大难”问题有了全新的解决模式。

2012年至今,该院对780份人民调解协议书全部予以确认,无一反悔,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运行中实现了“四个同步”:

上海定制过滤机答疑解惑的简单介绍

一是程序启动同步。针对医疗纠纷调解协议的确认案件,实行“当场申请、当场受理、当场审查、当场确认”,为当事人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务。

上海定制过滤机答疑解惑的简单介绍

二是案件跟踪同步。医疗纠纷案件立案前引导到省医调委进行调解,法官全程跟踪。

三是业务指导同步。多次对省医调委的全体调解人员开展了法律知识、调解方法与技巧等方面的培训,规范人民调解协议的内容,拓宽了人民调解的方式与思路。

四是研究案例同步。针对所涉医学专业复杂或法律适用棘手的案件,法官和调解员共同研讨,通过答疑、会诊,提高对案件的认识和把握,为正确调处案件奠定坚实基础。

2016年,为了更加便利当事人进行司法确认,迎泽法院在桥东法庭和山西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远程司法确认系统,当事人在医调委达成协议时,通过远程视频对话、全程录像、法官审核协议书、书记员制作文书、医调委代为发放文书等程序,直接进行司法确认,有效提高了司法效率。

建立交通巡回法庭

“一站式”解决纠纷

2014年,迎泽法院与迎泽区交警一大队、迎泽区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会商,在交警队成立太原市首个驻交警队巡回法庭,事故中队、交调委、巡回法庭同楼层办公,处理交通事故流水线作业,走出了一条以法院为主导,以多元调解为主要方式,以实现权益为最终目标的快速调解、快速确认、快速裁判的交通事故纠纷解决渠道。

交通事故经交警认定事故责任后,当事人申请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协议的,由交通巡回法庭当场进行司法确认。调解不成的,就地立案、就地审理、就地裁判,当事人不出交警队大门就可以解决纠纷。运行中,迎泽法院就地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经常性面对面、手把手交流调解经验和调解方法,三年来共司法确认人民调解协议1260件(其中有死亡案件20件),涉及当事人2520人,当场执行赔偿款2570万余元。

创立法官工作室

全面化解矛盾纠纷

迎泽法院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延伸司法服务触角,创新参与社会管理平台。2016年10月在人口集中的老军营街办首开法官工作室,12月在商业集中的柳巷街办设立第二个法官工作室,法官扎根最需要司法帮助的基层群众,吸纳各街办人民调解员入驻,更好地化解和预防社会矛盾。

法官工作室均有1名法官和书记员常驻,特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调解员等社会各界人士50人,作为人民法院入册的特邀调解员,组成调解团队,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及时引导维权途径,通过提前介入、入户调解、司法确认等灵活方式,开展法治宣传,就地解决纠纷。法官工作室运行半年来,共接待来访、解答法律咨询240人次,诉前调解纠纷68件,司法确认案件21件,为群众依法维权提供了切实的帮助,受到了驻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实现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

在工作室成立之初,迎泽法院负责人表示:“通过我们在社区调研及审判实践发现,针对诉与非诉的‘第一公里’,特别是面对突发的、矛盾争议不大的纠纷,零距离的现场工作疏导劝解是非常有效果的,那我们的法官能否第一时间在现场‘坐镇’把这个工作做好,从而实现小事不会拖大,大事不让它拖炸的目标,使正式进入诉讼程序案件的数量下降的同时,也为实现社区和谐,邻里和睦奠定基础。”

总之,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将矛盾纠纷从治理前沿到矛盾预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推动建立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行业调解、特邀调解的大调解格局,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多元纠纷解决体系,努力把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本报记者 郝丽娟

●关注山西法制报官方微信,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微信号:sxfzbwx(长按复制)

凡本网注明“来源:砂石装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砂石装备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 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