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备信息放弃国内一流研究院工作,河南小伙回乡采煤,还登上人民大会堂

放弃国内一流研究院工作,河南小伙回乡采煤,还登上人民大会堂

来源:互联网 2022-03-15 05:18:53

他放弃国内一流研究院的工作机会,选择做名一线采煤工。两年的时间里,他和他的11名队友驾驭着国内首套国产自动化综采设备,在800米的井下安全采煤300多万吨,相当于该矿273名普通采煤工同期的总产量,创造了全国同类煤矿工效第一的记录。2011年他作为"全国工人先锋号"代表在大会堂发言。他就是西安科技大学校友董刚井下矿用jd-40调度绞车论文,在矿井深处唱响服务一线的青春之歌。

中华全国总工会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董刚作为"全国工人先锋号"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发言

在择业的十字路口,他选择到煤矿去

董刚2002年9月考入西安科技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在校期间他成绩优异,不仅能搞好自己的学习,还担任了校学生会干部,展现了很强的组织才干。在大四做毕业设计的时候,董刚就首次参与了导师的 "JCK-2J绞车自动控制仪"技术项目研究。2006年7月,董刚毕业后因成绩优秀作为免试研究生被批准继续在母校深造。2006年3月至2007年9月,董刚又参与了导师的"秸秆发电厂生物质发电秸秆捆抓斗起重机控制系统研制"项目。

井下矿用jd-40调度绞车论文_jd-1调度绞车_jd-4型调度绞车

董刚和他的导师杜京义

董刚在校期间与同学在一起

经过两个项目的科技攻关,导师杜京义决定给董刚一次独立承担科研项目的机会。2007年10月至2008年1月,在导师的指导下,董刚顺利完成"1600吨锻压机控制系统改造"项目的设计及现场调试工作。2007年3月至2008年10月,董刚参与了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委托的"LF炉节能装置的研制"项目,主要承担设计及现场调试工作。通过现场接触,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信息与控制研究所苏所长看上董刚,多次动员他硕士毕业后到研究院工作。后来苏所长又和董刚的硕导杜京义联系,希望董刚到研究院工作。

jd-4型调度绞车_jd-1调度绞车_井下矿用jd-40调度绞车论文

2009年7月,董刚从西安科技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硕士毕业

面对国内一流研究院伸出的橄榄枝,董刚也心动过。在择业的十字路口,董刚和导师及朋友反复讨论,凭他的科研水平和工作能力,完全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单位,最后他却做出了让人吃惊的决定:到最能发挥他价值的煤矿企业去。面对家人和同学的不解,董刚回答:"大家的志向不一样,决定了我们选择的不同。我从小在矿山长大,这里有我割舍不掉的梦想。"

衣着工装的董刚

为了国家的重托,大学生采煤班应运而生

jd-4型调度绞车_井下矿用jd-40调度绞车论文_jd-1调度绞车

作为世界第一产煤大国,过去我国一直没有攻克自动化综采设备的核心技术——电子控制系统。而对煤炭企业来说,减人提效、促进安全生产的主要途径就是实现综合自动化采煤。一直以来国家都在想办法把自动化综采设备的核心技术——电子控制系统攻下来。为了加大攻关力度,加快自动化设备升级,并河南省委、省政府决定把试点放在中平能化集团,在六矿上马一套国产自动化综采工作面,为攻克采煤机的核心技术积累经验。

为了更好地驾驭这全国首套国产自动化综采设备,六矿决定从招聘到矿的大中专毕业生中选择"骑手", 组建"大学生采煤班"来操纵这套设备。董刚得知消息后,立即主动要求参加这个大学生井下采煤班。就这样,一个由大学生组成的高学历、高素质、高技能的煤矿一线生产班组诞生了。

董刚和大学生采煤班同事井下作业

与其说它是一个采煤班组,不如说它是一个技术研发的团队。而平时爱钻研的董刚很快就成了班里的创新带头人。2009年8月,董刚到六矿综采四队不久,就发现了综采自动化设备管理的漏洞。每到急需设备检修记录,因为没一个带检索功能、存入文档的软件,工人们总在查找上浪费很多时间。他的想法得到了班长谢绍伟肯定,在查阅了大量相关书籍,熬夜反复修改完善数据后,软件制作过程中的一个又一个疑团慢慢被解开。两个月以后井下矿用jd-40调度绞车论文,随着最后一个参数的正确配置完成,他发明的被大家誉为"董刚软件"的综采自动化精细管理软件,正式投用了。

jd-1调度绞车_井下矿用jd-40调度绞车论文_jd-4型调度绞车

"董刚软件"于2010年初投用以后,不仅填补了国产自动化综采设备精细管理微机化的空白,而且对促进整个综采生产设备管理升级也有着显著的推广意义。据测算,该软件一年就能创造出240万元以上的经济效益。

董刚和同事在综采设备控制室

平均年龄26岁的大学生采煤班

大学生到基层更能体现价值

jd-4型调度绞车_井下矿用jd-40调度绞车论文_jd-1调度绞车

2011年4月28日,"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隆重召开。董刚作为"全国工人先锋号"代表作了题为《让青春在800米井下绽放》的发言。他选择到煤矿就业,并干出突出的成绩的先进事迹,经报道后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几年时间里,董刚分别担任过"大学生采煤班"班长、队长和六矿综机办科长后,又到母校攻读了机械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毕业后任总工程师。"大学生采煤班"的经历,为他搞研发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董刚的博士毕业课题也是关于智能矿山建设方面的,他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了7篇论文,获得了5项国家专利。目前,董刚主要为智能矿山发展设计需要的软硬件设备、攻关相应的工程技术难题,完成服务集团矿山的项目有3项。

"大学生采煤班"前三任班长的合影(右为董刚)

董刚在煤矿企业急需人才的时候选择去一线就业,在平凡艰苦的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业绩,发扬了西安科技大学"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彰显了学校"基础扎实、适应性强、工作扎实、作风朴实、勇于创新"的育人特色。董刚和他的队友们现在最陶醉的是:在井下800米巷道内,将电脑鼠标轻轻一点,让庞大的综采设备立即轰鸣地旋转起来。他们在启动综采机按钮的同时,不仅开启了煤矿生产方式的变革之路,也扬起了自己人生理想的风帆,他们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施展才华,为国家煤炭行业和区域社会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获取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西安科技大学招生办头条号!

本文素材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校友联络总会、筑梦六矿

凡本网注明“来源:砂石装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砂石装备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 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