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备信息探矿权 | 新疆若羌县钛铁矿

探矿权 | 新疆若羌县钛铁矿

来源:互联网 2022-03-15 11:33:28

一、矿权概述

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新疆若羌县约马克其钛铁矿

探矿证号:-528-

勘查面积:7.14平方千米

2、位置、交通

勘查区位于若羌县南168°方位直距93千米处。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88°23′25″,北纬38°11′25″。行政区划属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管辖。

矿区北距若羌县路距201km,东距若羌县依吞布拉克镇路距168km。交通较为便利(见交通位置图)。

矿山储量动态检测_矿山储量动态资料_矿山储量动态管理办法

3、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

勘查区位于阿尔金山南麓。海拔约3800-4000m。属内陆干旱气候。

勘查区无常驻人口。勘查工作和今后矿山开发所需的生产、生活物资都可以从依吞布拉克镇采购(距离168km)。近年来,库格铁路和315高速公路都已贯通,出行及运输极为便利。

二、矿(化)体特征

矿体赋存于变辉橄岩及变辉长岩体内接触带中,呈条带状产出。目前圈出六条矿化带。在六条矿化带内共圈出钛多金属矿体2 条,贫磁铁矿化体4 条

1、TiⅡ—1 矿体

矿山储量动态检测_矿山储量动态资料_矿山储量动态管理办法

TiⅡ-1矿体位于勘查区东南角, 矿体呈条带状,矿体赋存于浅黑绿色辉绿岩中,矿石为块状构造,中细粒结构,根据TcⅡ-1、TcⅡ-2、TcⅡ-3 分析结果圈定,矿体长约600m ,厚63-125m 之间,平均厚度80 米, TiO2平均品位5.73%,原生矿TiO2超过工业品位。

2、TiⅢ—1 矿体

TiⅢ-1矿体位于勘查区东南角,临近TiⅡ-1 矿体呈条带状,矿体赋存于浅黑绿色辉绿岩中,矿石为块状构造,中细粒结构,根据TcⅢ101、TcⅢ102、TcⅢ103 分析结果圈定,矿体长约400m 厚度较不稳定,厚4-58m 之间,平均厚度15 米, TiO2平均品位5.36%,原生矿TiO2超过工业品位。

3、FeⅠ-1 矿化体

FeⅠ-1矿化体位于勘查区中部,呈带状分布,矿化体接触带产状315°∠49°,矿化体赋存于浅黑绿色辉橄岩中,矿石为块状构造,中细粒结构,根据探槽Tc3-1 、Tc3-2 、Tc3-3 分析结果表圈定矿化体,长约60m,厚1.7m, TFe 平均品位9.42%,TFe 含量达到矿化品位。

4、FeII—1 矿化体

FeⅡ-1矿化体为带状,地表呈弧形,中部向南东突出,位于矿区东南角,矿体两端均在矿区范围外,矿体赋存于浅灰绿色辉绿中,矿石为块状构造,中细粒结构,矿石具有磁铁矿化,根据槽探工程初步控制,矿体长约900m,厚度较稳定,平均厚20m,最厚28m,TFe平均品位10.85% ,TFe 含量达到矿化品位。

矿山储量动态资料_矿山储量动态管理办法_矿山储量动态检测

5、FeIII—1 矿化体

FeⅢ-1矿化体为带状,地表呈弧形,位于矿区东南角,矿体两端均在矿区范围外,矿体赋存于浅灰绿色辉绿中,矿石为块状构造,中细粒结构,矿石具有磁铁矿化,根据地表填图追索矿体长约600m,厚度较稳定,平均厚10m,最厚18m,矿石磁性较弱。

6、FeⅣ—1 矿化体

FeⅣ-1矿化体为带状,地表呈弧形,南西端拐向南,位于矿区东南角,矿体两端均矿山储量动态资料,矿体赋存于浅灰绿色辉绿中,矿石为块状构造,中细粒结构,矿石具有磁铁矿化矿山储量动态资料,根据地表填图追索矿体长约950m,厚度较稳定,平均厚25m,最厚33m,TFe 平均品位11.07% ,TFe 含量达到矿化品位。

三、资源潜力评价

1.资源量估算

矿山储量动态管理办法_矿山储量动态资料_矿山储量动态检测

(1)钛矿体

TiⅡ-1、 TiⅢ-1 钛矿体进行估算(见下表)。根据算术平均法估算求得的:(推断)钛矿石资源量2808万吨。(推断)钛金属资源量为160.10万吨,达到大型矿床。

(2)铁矿体

FeⅠ-1、FeⅡ-1 、FeⅢ-1、FeⅣ-1铁矿体进行估算(见下表)。根据算术平均法估算求得的:(推断)铁矿石资源量3319.06万吨。(推断)铁金属资源量为360.00万吨。

2、潜力评价

矿山储量动态资料_矿山储量动态管理办法_矿山储量动态检测

(1)矿区钛金属资源量160.10万吨,铁金属资源量360.00万吨,达到大型钛铁资源规模。

(2)矿区及开发建设条件

矿区海拔高度在3800-4000米之间,矿区距依吞布拉克镇168公里,再有火车直达酒泉(酒钢)和格尔木(西钢)距离500多公里。交通较为便利。生活物资、油料购置十分方便。附近1公里左右水源(清水泉)为长流水,可满足生产生活用水。

综上,本矿区具备较好的内外部开发条件,是一处具有较大资源潜力和经济价值的矿产地。

四、投资亮点

1、交通较为便利。火车运输(库格铁路)。

2、露天开采,投资少,见效快。

3、资源可观,增储潜力大。

凡本网注明“来源:砂石装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砂石装备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 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