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备信息煤矿用通风机 杨庆华:匠心筑梦智慧矿山

煤矿用通风机 杨庆华:匠心筑梦智慧矿山

来源:互联网 2022-03-18 21:33:29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王俊生 通讯员 时达/文图

近段时间来,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八矿信息中心副主任杨庆华一直在集团高技能人才培训班担任授课老师,主要讲解矿山智能信息化系统、网络管理和软件开发等技术,为集团培养智能化建设维护方面的人才。

2003年参加工作的杨庆华,是中国平煤神马集团首席技能大师、八矿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头人,主要负责矿井综合自动化、软件开发、系统集成方面的工作。18年来,杨庆华怀着科技强矿的梦想,把自己美好的青春和年华无怨无悔地奉献给了他热爱的煤矿事业,在矿山智能化建设、科研及技术改造、科技创新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曾先后荣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技术能手、集团技术拔尖人才、技术明星等荣誉称号煤矿用通风机,2020年被评为河南省煤炭行业“大工匠”。

潜心学习技术锻造匠心

煤矿通风立体示意图_煤矿负压通风_煤矿用通风机

2004年,杨庆华到八矿信息中心开始了综合自动化信息化系统的研究工作,由于系统供应商只负责安装大系统,而如何开发子系统、如何维护系统、如何优化系统性能时刻牵动着他的心。

杨庆华当时只有中专学历,仅仅掌握了一些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还是一个“小学生”。为了适应新岗位工作需要,他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专业技术知识,白天晚上连轴转。正是用这种学习劲头,在短短4年内,就先后取得“网页设计师”“网络管理员”“网络应用工程师”和“软件设计师”等证书,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计算机专家。

在2007年至2009年,杨庆华独立设计了计算机管理系统、特殊工种培训系统、薪酬信息管理系统、职工技能竞赛考试系统等10多个项自动化管理系统,为八矿减少开发费用节约人工材料成本300多万元,由于部分软件使用效果较好,被集团推广到内部多家单位应用。

煤矿通风立体示意图_煤矿负压通风_煤矿用通风机

立足矿山创新攻坚创数千万效益

杨庆华坚持把工作岗位当做创新的主战场,解决了煤矿安全生产一系列技术难题。

为解决矿井大型设备接入自动化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杨庆华凭借滴水穿石的坚韧,不断摸索、反复试验,在综合自动化系统接入过程中提出了“路由反向应用+静态路由方式”操作法,有效解决了设备接入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的难题,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累计减少岗位人员20余人,创造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

煤矿用通风机_煤矿负压通风_煤矿通风立体示意图

矿井三大压风机控制系统是自动化改造的难点,也是重点。杨庆华大胆创新、反复实验,先后完成了压风机集控、温度保护、变频、水冷等系统的技术改造,实现了矿井综合自动化远程集控、无人值守,为矿山精减人员、降本增效闯出了新路子。

近年来,身为技术能手,杨庆华带队先后接入主扇、压风、泵房、提升、洗煤厂、井下皮带、地面煤楼、电力监测等30多套子系统,解决了许多在智能矿山建设中厂家无法解决的问题。在他和工友的多年努力下,八矿集控系统运行越来越智能、规范,累计为矿井创造效益2000多万元,初步实现了矿井相关子系统实时监测和远程集控。

杨庆华参与实施的 《以建设数字化矿井为目标的集成管理》、《大型煤矿复杂储装运系统自动化技术》、《高突矿井信息化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等多项技术革新改造成果,分别荣获行业、省级和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高突矿井信息化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获得国土资源厅第四批推广应用项目。同时,他主持研发的《特殊工种培训系统》《物资计划管理系统》《八矿薪酬管理系统》不仅在八矿自动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集团部分单位得到了推广应用,并取得软件著作权1项,专利证书3项。

煤矿通风立体示意图_煤矿负压通风_煤矿用通风机

实干笃行扬帆远航

杨庆华是个勇于担当的人。2010年,矿井二水平中央泵房没有实现自动化控制,杨庆华得知后, 第一时间深入井下调研,认真观察排水系统、水仓水位、水泵运行时间,在井下,他一呆就是十多小时煤矿用通风机,并结合现场实际,绘制水泵运行规律图,设计水泵自动工作程序,经过近一个月的调试,成功实现了泵房排水系统自动化。

在矿井压风机系统改造过程中,杨庆华每天坚持穿梭在离矿区几公里外的东风井、北风井以及新副井之间,为了确保系统早日实现无人值守,有时,他一天奔波三、四次,在两年多时间里,他往返跑了4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一圈。

煤矿通风立体示意图_煤矿用通风机_煤矿负压通风

全国首套国产自动化综采设备落户六矿后,由于该套设备技术不太成熟,采煤系统的各个环节需逐个手动操作,为了实现采煤系统的一键式操作,杨庆华响应集团号召,参与了全国首套国产自动化综采设备智能控制系统的攻关。为了攻克难题,他们把“家”搬进了厂房,每天工作都在十四个小时以上,经过8个多月的奋战,实现了该项目采煤机、支架、运输机、破碎机、转载机、泵站等6个主要采煤系统一键式全自动操作运行。并在多个综采工作面无人跟机作业试车成功,这项成果的研发,为我国综采自动化设备由“半自动化”向“自动化” 协同操作转变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作为八矿信息中心系统集成组负责人,杨庆华还十分重视通过培养新人来打造“精英战队”。他坚持每周四下午组织他们业务学习的同时,还针对每个人不同的特点进行了差异化培养。对非计算机专业人员,杨庆华就到压风机房和泵房进行现场教学,讲解各种技术配置、运行原理和使用性能。

截止目前,杨庆华带领首席工作室的成员,先后完成“五小”创新成果82项、老师带徒94人,其中12人成为了信息化领域技术骨干,2人取得河南省煤炭系统技能大赛第一名。

十多年来,杨庆华获得的大小荣誉众多,这些荣誉编织起了他匠心、匠人、匠梦的“五彩花环”,在智能化矿山建设的征程中,焕发出新时代更加夺目的光彩。

凡本网注明“来源:砂石装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砂石装备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 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