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备信息娄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为绿水青山蓄力赋能

娄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为绿水青山蓄力赋能

来源:互联网 2022-03-25 13:42:36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2月15日讯(通讯员 谭清华 梁浴涛)12月13日,娄星区杉山镇花溪谷矿山地质环境恢复,迎来了30多位来自湖南新德雅教育的研学学员。他们一走下车,瞬间便被绿茵遍地、花草相衬的景色所吸引。这里,原是恩口煤矿采空区,如今成为集花海观光休闲、非遗文化体验、户外拓展、游憩研学于一体的乡村文化旅游精品景区,被列入2020年大湘西文化生态旅游精品路线,被评为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

废弃矿区变精品景区,昔日“伤疤”成今日风景。作为资源型城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娄底被冠以“江南煤海”“有色金属之乡”。曾因长期粗放式开采,很多矿山资源枯竭,矿石堆积,山体沉陷,矿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近年来,娄底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区域统筹、综合治理的原则,强化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着力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让“好山好水好人家”成为娄底大地的亮丽风景。

锡矿山区域综合治理被列为湘江流域和洞庭湖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5大矿区之一。娄底市将锡矿山区域环境治理作为一号生态工程,全力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土地整理和地质恢复、矿山风貌改造、植绿复绿等,全面解决水、大气、土壤、废渣污染等问题,让百年锑都展新颜、焕新姿。2020年完成投资4.76亿元。自2018年以来,该区域先后完成环境综合治理项目27个,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400亩,治理含重金属废渣5200万吨,植树造林1.6万亩,建成2万亩矿区复绿示范基地。同时,将生态治理修复与人文景观打造相结合,挖掘工矿文化旅游资源,走出了工矿文化和生态旅游融合发展之路,昔日“不毛之地”变成了工业景区、矿山公园。

同时,娄底市积极推进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恩口、斗笠山等12个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列入国家专项建设基金项目。通过生态环境修复和基础设施改造提质,逐步实现“山绿、水净、林复、田护”的目标。曾属恩口煤矿沉陷区的万乐村成为“全国生态文化村”和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山水入门自然千张画,闲看春夏秋冬景;凤凰来舞田舍一首诗,喜迎东西南北人。”同一片区的田坪村凤凰山庄前的这副对联,更是在叙说着今天的美好。

娄底市抓住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有利时机,对废弃工矿区进行深度改造,宜耕则耕、宜种则种,把矿渣遍地、寸草不生的废地变成生态优美、可以耕作的沃土。近3年来,全市实施城乡土地增减挂钩项目37个,新增耕地约1000公顷。过去留下的大地“伤疤”变为今天的田园风光。

凡本网注明“来源:砂石装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砂石装备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 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