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备信息播放破碎机简笔画大全_挖掘机图片大全大图

播放破碎机简笔画大全_挖掘机图片大全大图

来源:互联网 2022-05-24 17:54:00

从电视剧或者综艺节目上可以看到很多测谎专家或者叫读心专家。影响力比较大的电视剧是《lie to me》或者《读心神探》,而综艺节目如《挑战不可能》上也有各种各样的高手为我们带来叹为观止的表演。那么,我们现实生活中是否真的存在这样的专家?他们是否拥有一双火眼金睛,能够从你的言行举止中看透你的内心,识别你的谎言?

播放破碎机简笔画大全

答案是“几乎没有”。为什么要用“几乎”,是指很少吗?这里的“几乎”只是作为一个科研人员的“保守”与谦虚,指接近于没有或者说目前还没有遇到。这里更强调“没有”。

我们可以大致回顾一下过去的研究,看看通过人来测谎的准确率。除了少数例外,许多专业人士,如警察、海关检查员、联邦执法官员、联邦测谎仪使用人员、抢劫案调查人员、法官、执法人员、假释人员和精神病医生,在发现欺骗方面的技能并不比一般人好(Aamodt & Custer,2006;Bond & DePaulo,2006;Ekman & O'Sullivan,1991)。即使是专门设计(并出售)以提高欺骗检测能力的培训项目也以失败而闻名,有些培训项目实际上是在损害测谎表现(Meissner & Kassin,2002)。针对大学生的研究中,准确率通常低于60%(DePaulo, Stone & Lassiter,1985;Kraut,1980;Zuckerman、DePaulo & Rosenthal,1981),而海关官员在识别模拟海关考试中的欺诈行为方面并不比大学生更准确(Kraut & Poe,1980)。不管经验如何,联邦执法人员和大学生之间准确率没有区别(DePaulo & Pfeifer,1986)。让警察判断大学生是否说谎时,他们并没有比随机水平更好(Kohnken,1987)。

不过,Ekman & O'Sullivan(1991)研究发现,当声音和面部测量相结合时,可以正确区分86%的受试者。(Ekman, O'Sullivan, Friesen和Scherer,1991)。Ekman在接受《纽约时报》(2006)的采访时说,他的测谎系统可以教给任何人,准确率超过95%,但目前还没有公开的研究支持这一说法(Vrij,2010)。Ekman指导下拍摄的《Lie to Me》成为很多人学习微表情的教材性的电视剧。不过,有研究发现,当参与者学习这个电视剧里面的技术后,测谎的正确率更低了(Levine, Serota, & Shulman,2010)。The impact of Lie to Me on viewers' actual ability to detect deceptio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37, 847-856.

荟萃分析表明,人类并不善于分辨真假,其总体准确率接近随机水平(Bond & DePaulo,2006)。原因可能在于任务的复杂性和难度、对线索的错误信念、无效线索的使用以及决策中普遍存在的偏见(Reinhard、Sporor、Scharmach & Marksteiner,2011;Vrij,2008)。

总结起来,人的识别谎言的能力已经研究得特别多了。几十年的研究表明,在谎言识别方面,准确率基本上都是低于70%的,平均大概是56%。

这个结论让人难以接受。一方面,说谎的人觉得自己的线索明显。你以为自己会暴露出一些特征,比如能感觉到自己表情的不自然,自己心脏砰砰跳,感觉到手足无措——这叫聚光灯效应,即我们过分地关注自己并且以为别人也能同样看到我们的全貌。实际上,你的这些自以为非常明显的线索,很难被其他人检测与解读。谁也不知道你手足无措的原因是什么,或者他们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另一方面,谎言识别者往往过度自信。他会倾向于认为你是有说谎的,而且常常也会认为说谎有特定的言行举止。例如,当我们看到别人在回答问题时眼神闪烁或者抓耳挠腮,就会倾向于对方说谎。

播放破碎机简笔画大全

那么,为什么我们确实看到很多综艺节目上专家们大放光彩?这逆天的神技有三类。

一类是察言观色。他们通过握手就能猜出你选的是哪个数字?例如不断地去询问“是不是1,是不是2”,然后不断地握着手晃动,同时观看你的行为。一轮之后就神奇地猜出你选择的是哪个数字。专家当然是说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了,一般会说对方的肌肉僵硬度或者微表情有异样。很多所谓的专家也出了不少书介绍这些技巧,并且也有不少粉丝在孜孜不倦地学习。很多人还每天在讨论某一个表情隐藏了什么情绪,反映了什么内心的想法?当然,也有其它不同的玩法,例如猜动物、猜物品、猜幸运数字等等。表演都非常成功,100%准确。

第二类是心理暗示(引导)。以国内某档节目中的读心表演为例。表演者先让被读心者深呼吸放松一下,随即说“等会儿我先喝口水”,然后让对方听自己说完一段话以后,按自己的第一直觉作出选择。专家描述了这样的一个画面播放破碎机简笔画大全:幻想自己现在在一片非常漂亮的雪地里,然后你一个人站在雪地里,这时太阳正对着你,周围还有很多的树,以及一个小房子在雪地里,现在我希望你可以以简笔画的方式,去勾勒一个你突然感觉大脑当中出现的一个物品,非常简单,不用那么复杂,任何物品都可以。然后专家让两个被读心者一起在纸上画下简笔画,结果两个人都画了一个杯子。根据专家的说法,他在不停地暗示被读心者去想“杯子”或“喝东西”。在最开始专家喝水的时候,就开始了行为上的暗示,而后面对于雪地、太阳的形容过程中,专家的手也没有闲着,一直在比划,看似随意的比划实际暗藏玄机,仔细看,会发现对方一直在比划出杯子的简笔画形状,这在无形之中,形成了潜意识暗示。多重的暗示下,最后画下了一个杯子。不过,我的脑子好像和那两个参与者不同,我脑子里面出现的是太阳。

第三类是解读性格。这东西有点算命的味道了。本身我们的性格没有非黑即白,所以我的描述不会完全错误,而且有足够的可以兜底的说法。可以利用心理学中的巴纳姆效应,打破被读心者内心的防线。那么什么是巴纳姆效应?简单来说,指每个人都会很容易觉得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例如播放破碎机简笔画大全:有时你会想要别人喜欢和欣赏你;有时你会对自己是否做出了正确的决定而产生怀疑;有时你是外向的、和蔼的、善于交际的,而有时你是内向的、谨慎的、保守的。看完这几句话,也许你还会觉得“咦?这不是我吗?”,这就是屡试不爽的巴纳姆效应。

我们看到,这些专家是如此厉害,百发百中。可是,只有魔术或者作弊才有100%的准确率。至于使用各种引导暗示、察言观色,使用所谓的神经语言程式学(NLP),冷读术,总有可能出错,而且可能是接近一半的错误率。而如果是5选1的选择,那就很难达到50%的正确率了。

为什么你敢这么说?因为测谎表演如此成功,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尤其对于有明确答案的测试,更需要魔术或者托,例如猜你抽到的数字、猜东西放在哪里、心里想的是哪个图像等任务。

这么说来,我们无法知道别人有没有说谎喽?那倒不是。很多时候识别谎言,靠的并不是身体反应,而是逻辑混乱或者前后矛盾,或者有实际的证据。回想一下你曾经是如何识别他人的谎言的,是通过他的行为吗?还是通过他说的话前后不一或者与事实不符?

最有效的就是去寻找对应的事实,如果能够找到与他说的内容相悖的真相,那么就能够准确咬死。所以国内公检法系统重证据轻口供是有道理的。

不过,还有另外一种是使用仪器的测谎专家。他们靠的不是自己的感官,主要依靠仪器设备。没有读取个体的生理反应,专家也是没办法识别谎言的。

凡本网注明“来源:砂石装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砂石装备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 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