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战争在2021年打得响亮。
传统老字号紫光园开出档口店、社区面馆;前湊湊创始人张振纬的新创品牌“谢谢锅”,更是把“火锅+烧烤+奶茶+酒+甜点”等元素融合在一起,主打全时段、多场景的模式……
饮品行业的枪火味儿更浓,场景战争已经蔓延到了超市、酒店......
总第 3012 期
餐企老板内参 翟彬 | 文
进超市、酒店,
咖啡店开启场景争夺战!
咖啡品牌们深陷“场景焦虑”。
11月29日,Tim Hortons(中国)宣布与麦德龙(中国)达成战略合作,成为麦德龙在国内的独家合作咖啡品牌,并计划到2022年1月,在成都、大连、青岛、南京、廊坊和上海6个城市的麦德龙开设不少于9家的Tims Go(捷枫店)。
如果说Tims把咖啡馆开进超市,看中的是全新的“碎片场景”,那么跟Tims有着同样操作的还有Costa。
今年6月份,Costa coffee与华住集团正式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打造“华住+Costa coffee”的咖啡快选店体验模式。截止目前,Costa coffee已经入驻到了华住集团旗下的“全季、汉庭和你好”三家主力品牌酒店。
这还没完,比在超市、酒店开咖啡馆更“离谱”的是星巴克。
11月24日,星巴克宣布,国内首家星巴克共享空间概念店在上海来福士广场办公楼开业,将采用类似“WeWork+咖啡”的模式,来满足商务社交、个人办公以及聚会等不同人群需求。
以上的种种,让我们不由得想问,原本“高大上”的咖啡品牌为何纷纷看中了这些“非主流市场”?
咖啡——
场景最细分的品类
2018年5月15日, 瑞幸首次提出用“无限场景”替代星巴克的“第三空间”。简单讲,就是瑞幸希望打破“咖啡只能在门店里喝”的习惯,通过差异化的门店布局,来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咖啡已经成为餐饮行业中“场景细分最为极致的品类”,且没有之一。
通过总结我们发现,如今咖啡的门店类型大体可以按照面积大小、消费水平、职责功能、产品类型、地理位置等维度来划分,门店类型之复杂、功能划分之精细,真正应验了所谓的“无限场景”。
咖啡店的场景已经细分到了极致:
第一、 消费分层明显。
随着国内咖啡消费的日趋成熟,消费分级越发明显。以星巴克门店为例,针对专业发烧友,有强调“全感官体验”,配置了虹吸、手冲、咖啡压滤壶的“星巴克甄选店”;针对“偏重了社交体验,崇尚咖啡文化”牌粉丝,有“咖啡烘焙工坊旗舰店”,可以一站式体验包括咖啡、酒饮、烘焙、茶饮等全系服务,颜值高、体验好、容易出片,非常适合打卡;更有针对白领日常消费频率高,重视“快捷、易取”的“Starbucks NOW”。
第二、功能多元化。
仍以星巴克为例,作为行业标杆,星巴克对于场景的划分最为精细,这些年陆续推出针对特定人群需求的星巴克手语店,和宠物友好门店,并且每年仍有像“共享空间概念店”、“向绿工坊”等不同类型的门店不断涌现。
而其他咖啡品牌在场景细分上大有像星巴克看齐的趋势:Tims这边,既有以“电竞为主题”的深圳科学科兴园店,也有作为测试新产品的“Tims Lab”;一向以“小店模式”著称的Manner则在上海、苏州多地开出了复合店型的烘焙工坊;号称“一店一设计”,强调“工业美学”的M stand更是反向输出了“Pop-up-快闪店”。
第三、跨界卖咖啡,“咖啡+”带动话题性。
今年9月份,网红品牌HARMAY話梅在上海武康路开了700平方米的全新旗舰店,人们惊喜的发现,与餐饮八竿子打不着的彩妆品牌居然也卖起了咖啡。不仅如此,越来越的品牌开始跨界卖咖啡:
盒马近日在昆明开出了首家自营的 " 盒马咖啡 ",这也是继5月份推出“盒马花园”之后,盒马打造的一个全新的消费场景;主打生活方式的自媒体品牌“一条”的文创生活馆,和美食大V“日食记”的线下门店均配有自营的咖啡馆;百年同仁堂旗下饮品店知嘛健康的“枸杞养生咖啡”,一经推出就成为网红爆款;另外咖啡更是成为了书店的“标配”,比如西西弗书店的“矢量咖啡”,钟书阁的“书痴咖啡”,大众书局的“纸品咖啡”,大隐书局与Costa coffee……如今卖咖啡再也不是咖啡品牌的专利,不同的业态纷纷把“咖啡”当成引流的工具,咖啡变成“流量老工具人”的咖啡。
市场不够,场景来凑——
场景碎片化的成因和趋势
除了消费分级、跨界打劫等“明面上”的原因之外,咖啡场景的“碎片化”还有两个更为深层次的原因:
第一, 竞争内卷,主流场景的竞争加剧。
不可否认,2021年的咖啡品牌们“钱景一片大好”。从头部品牌的营收上看,星巴克中国的第四季度营收为9.64亿美元,同比增长18%,超额完成了目标;瑞幸也迎来了“大丰收”,第三季度的营收为23.5亿元,同比更是增长了105.6%。
不仅“买方市场”火爆,资本更是追着“把钱喂到品牌方的嘴里”。据《2021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显示,仅前八个月咖啡行业的融资金额已经接近70亿,高居所有品类的第二位。
行业景气,又手握大把资金,咖啡品牌,尤其是新晋的咖啡品牌们此时唯一的目标就是:扩张。2021年Tims在中国的门店总数达到300家,较2020年的137家增加了近两倍;Manner从年初的120家暴增到300+;Nowwa更是从6月份的400多家猛增至1500多家……
激进的开店速率直接导致行业的竞争加剧,内卷不断。同时,咖啡品牌的这一波“圈地运动”又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广深等咖啡消费最为成熟的一二线城市,扎堆扩张的直接的结果就是,“购物中心的开业速度,赶不上咖啡品牌们的开店速度”,市场上“留给咖啡馆的好位置越来越少了”,逼得咖啡品牌们不得不“另辟蹊径”,寻找新场景。
另外一边,同样深陷内卷的购物中心为了差异化竞争,不但对于入驻的咖啡品牌提出了“苛刻的条件”,甚至还通过引进“更为小众的独立咖啡品牌”来提升人气,像是北京朝阳大悦城就引进了号称“东城最好的咖啡馆”——One Quarter Coffee Lab。如此一来,更多的二线品牌失去了“容身之所”。
第二, 选择“非主流场景”或是无奈之举。
从商业咖啡最为成熟的美加市场来看,购物中心、写字楼其实并不是咖啡品牌唯一的主战场,以Tims为例,作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的加拿大(加拿大有近4000家门店,占Tims全球门店的80%),其门店类型多以24小时营业的加油站和社区店。
而国内虽然有超过3万座加油站,却被中石化旗下的易捷咖啡牢牢占据,Tims想在国内复制“加拿大模式”绝无可能。而在社区场景上看也是“此路不通”,711、罗森、全家均有自营的咖啡产品,便利蜂更是推出了独立饮品站—“不眠海Sober Hi”,社区的咖啡竞争早已渗透到了毛细血管。另外像机场、高铁站、地铁站等交通枢纽,星巴克、皮爷等中高端品牌也完成了布局;至于高校,瑞幸早在2018年就已经把咖啡馆开进了北大、中大、复旦等高校。
由此看来,强势品牌挤压小品牌,购物中心嫌弃老品牌,面对咖啡新势力的竞争,像Costa、太平洋咖啡这样已经“式微”的品牌根本没得选择,要么被迫从黄金位置腾挪到“负一层”,要么“下沉”到酒店、超市,甚至是公司茶水间(比如Costa PTS、瑞幸瑞即购、咖啡之翼等自助咖啡服务)这样的“非主流位置”。
咖啡场景变化的背后不仅是选址策略的变化,更是品牌力、消费者、商务能力和资本的角逐。随着咖啡连锁化的进一步提升,优质物业将会越来越稀缺,而诸如高校、医院、主题乐园、旅游景点等长尾市场就成了香饽饽,每一个细分的消费场景也都会成为争夺的焦点。
从场景战争,到品类战争
与咖啡消费场景日趋多元化类似的是奶茶,但作为市场体量两倍于咖啡的奶茶,内卷程度虽比咖啡有过之无不及,但在消费场景却和咖啡有着较大的分野。
先看看咖啡的变化:社交功能“日益消减”,刚需促使“快取店”的份额日益增大。
根据德勤发布的《中国现磨咖啡行业白皮书》显示,国内一二线城市的咖啡渗透率已达到67%,咖啡的消费者摄入频次已达300杯/年,水平接近国际成熟咖啡市场。
因此我们看到,以“主打高性价比和便捷性”的快取店开始大行其道。市场上除了瑞幸之外,还包括了像Manner、Nowwa、Starbucks NOW、Tims Go、Fisheye、便利蜂不眠海等等不同品牌的快取店。门店多是3-5平米的独立店或“店中店”,满足“刚需型”的消费,不设堂食,订单以外卖和自提为主,如“毛细血管般”遍布在写字楼、购物中心及社区周边,且门店增速迅猛。
与咖啡店的“从大店变小店,从重视社交变重视效率”不同的是,一向“只重位置,不挑环境”的奶茶品牌却开始反向操作,开始热衷于打造自己的“第三空间”,社交化的倾向越来越重。
不仅是新茶饮们热衷打造“第三空间”,近一年涌现的“新中式茶空间”,更是把“茶文化”拉回到“社交功能”的最好例证:
比如,有着“深圳茶馆界颜值天花板”之称的tea'stone,把中式庭院搬进了购物中心,同时配有16米长的吧台、阵列式的茶炉茶壶,在店内烹茶、品茶,仪式感十足;与此类似的还有主打“中式茶饮社交”的“一茶一舍”;由原研哉设计,强调沉浸感体验的“煮叶”等品牌。
“新茶饮们”执著于“第三空间”的打造,既有“增强品牌势能”的需要,也是增长进入瓶颈期后对“打破场景限制,和通过场景打造提升消费粘性”的有益尝试。
小结
新消费浪潮叠加疫情的常态化,让餐饮行业的“人货场”开始重构。“多业态、全时段、全渠道”成为主流,餐饮品牌开始频频破圈,场景的壁垒不断的被打破,业态融合逐渐成为常态。
现在想想,“吃着火锅唱着歌”,说不定还真是一个不错的买卖……
凡本网注明“来源:砂石装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砂石装备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2025年5月15日上午9时40分,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本届展会规模达30万平方米,全球1806家参展企业齐聚一堂,集中展示工程机械领域的最新技术与产品。1000余名全球行业领袖、院士专家、企业代表及国际采购商共同参会,见证这一国际工程机械领域的年度盛事。...
2025-05-16 08:31:29
日立建机参展的首台设备——ZX900LCH-6A矿山液压挖掘机。抵达长沙国际会展中心的卡特彼勒挖掘机。红网时刻新闻5月8日讯(记者 彭超)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将于5月15日开幕。还有一周的时间,国内外品牌相继进驻场馆布展。5月8日,日本日立建机、美国卡特彼勒两家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的参展设备进驻长沙国际会展中心,...
2025-05-10 11:48:38
4月30日,湖南省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将于5月15日至18日启幕。当天,装载三一集团蓝色电动装载机的运输车辆驶入长沙国际会展中心,这也是第二家正式布展企业。据悉,三一集团将携旗下18个事业部和子公司、72件套设备(含58台主机)震撼登场,以10089平米的超大展位,全面展现三一的高...
2025-05-06 20:27:36
2025年4月30日,湖南省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定于5月15日至18日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长沙国际会议中心举办。长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康镇麟出席发布会并介绍展会筹备情况:本届展览会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一代工程机械、应急装备、矿山装备、农业机械为主题,预计吸引全球1650家参展企...
2025-05-06 20:27:07
5月,世界的目光将聚焦长沙。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将于5月15日至18日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长沙国际会议中心举行。4月29日,随着“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中联重科的首批百吨设备进场,展会进入布展时间。上午9时30分,装载着中联重科工程机械零部件的平板车缓缓驶入长沙国际会展中心,荧光绿的漆面在阳光下格外显眼。这些设...
2025-04-30 09:19:07
当全球工程机械产业的聚光灯再次投向湘江之畔,2025CICEE《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一代工程机械、应急装备、矿山装备、农业机械》电子会刊第二期正式发布。继首期会刊创下超192万次阅读的行业纪录后,本期会刊汇聚183家全球领军企业,以尖端技术产品和创新解决方案,续写“工程机械之都”的传奇篇章。01硬核生态:解码产...
2025-04-30 09:15:38
5月15日,2025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2025 CICEE)即将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届时,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1600家参展商,将在30万平方米的展区内陈列超2万件展品,涵盖工程机械全领域前沿技术和产品。目前,众多展商已蓄势待发,期待在这个推动全球工程机械行业交流与合作的超级平台上一展风采。...
2025-04-17 08:31:38
在璀璨初夏的五月天,2025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将于5月15日至18日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华丽启幕。作为一颗迅速崛起的璀璨新星于世界工程机械展会之林,长沙展在规模之宏大、观众之众多、世界50强企业参展数量之多及影响力之广上,已可与全球三大工程机械展并驾齐驱,共绘辉煌。展会前夕,我们有幸专访了合肥长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的...
2025-04-17 08:30:36
湘江潮涌,岳麓风扬。当2025年的第一缕晨曦掠过长沙的钢铁丛林,这座“工程机械之都”已悄然完成蜕变——30天后,全球智造的聚光灯将在此定格。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2025 CICEE)进入30天倒计时,万事俱备的长沙,正以开放的姿态、创新的心跳与绿色的呼吸,向世界发出邀约:共赴智造巅峰,见证未来启程!蓄势:一座...
2025-04-16 09:13:26
控制器被称为工程机械的核心大脑。在湖南长沙,活跃着一家极具影响力的企业 —— 长沙硕博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它是湖南省唯一获授牌的工程机械专用控制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十余年来,硕博电子始终专注于特种装备智能电控技术领域,秉持 “品质成就智能特装” 的核心价值理念,持续深耕技术前沿创新探索,为工程机械、矿山设备、新能源车...
2025-04-14 17:20:09
主营:破碎机
主营:破碎机
主营:破碎机
主营:破碎机
主营:破碎机
主营:破碎机、制砂楼
主营:破碎机
主营:破碎机
主营:筛网、筛机配件
主营:破碎机
主营:制砂机、筛分设备
主营:破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