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备信息巩义河卵石洗砂机厂家_浙江鹅卵石制沙设备厂家

巩义河卵石洗砂机厂家_浙江鹅卵石制沙设备厂家

来源:互联网 2022-01-03 19:07:00

1987年5月13日20时24分,陆浑水库之水终于如愿以偿进入巩县境内。14日9时49分,汩汩清流汇人巩县坞罗水库,平均流速1.4公里每小时,平均流量2.4立方米每秒,巩县人民额手称庆,欢欣鼓舞。以后,经灌区人民加固维修、渠系配套,使渠水流速、水量均有所加大,可浇灌巩县鲁庄镇、西村镇等丘陵地带的大片良田,为农业的连年丰收创造了条件。同时,坞罗水库有了源头活水,又保证了城乡人民的生活和工业之需。昔日水贵如油,祭天祈雨的古桑林,终于实现了碧水畅流的千年梦......

巩义河卵石洗砂机厂家

总干渠示意图

陆浑初勘

1966年,巩县水利局局长邢有成在省水利厅开会时,知道了嵩县陆浑水库可以向巩县引水的信息,就及时向县委第二书记刘奎芳作了汇报。县委随即决定由邢有成带水利技术员陈二红、张景汉、王西路到嵩县实地查看,并按地图标记把渠线勘查到鲁庄。然后,又让邢有成负责联络荥阳、偃师,通过偃师串联临汝、伊川、汝阳,与他们达成了从陆浑水库引水的共识。8月中旬,在洛阳地区招待所召开了由偃师、巩县、荥阳、伊川、汝阳、嵩县、临汝等县县长、水利局长、水利技术员参加的联席会议,共同起草了要求省政府、水利厅、黄委会建设设陆浑灌渠的请示。省领导十分重视,同意立项,并成立了陆浑灌区筹委会,由偃师、巩县、伊川、汝州、汝阳等县参加,推选偃师、巩县水利局长赵连山、邢有成分别担任正、副主任。各参加县共集资3000元,组织30多人在伊川县白元(后迁葛寨)办公,配合省水利勘察设计院对陆浑灌渠的勘测、规划和设计工作。

1966年9月底巩县综合规划结束。10月初县委抽调我到陆浑灌渠参加勘测规划工作。我和各县政府、水利局的领导、技术员一道,陪同省水利勘察设计院的同志从陆浑水库渠首开始,逐段勘察研究引水渠道的修筑方案,将东一干渠的末端延伸到荥阳。同时,我还和地区水利局李天清参加了省水利厅测量队对总干渠的测量设计工作。

渠线勘察以后,为准备1967年陆浑灌渠的上马开工,省水利厅、黄委会的技术人员与巩县领导商定,由我和邢有成带队,各公社抽1名副社长参加,与黄委会、水利厅参加灌渠设计的人员共同组成参观团,到外地参观学习修渠经验。当时,“文化大革命”已经爆发,路过米河公社时邢有成被造反派留下批斗,参观团的吃住行等转由水利局技术员蔡德森负责。我们首先直抵湖南,参观了湖南省副省长华国锋主持修建的韶山灌渠。韶山灌渠全部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蜿蜒盘踞在孕育伟人毛主席的韶山丘陵地带,既能灌溉良田,又能行船养鱼。这一综合利用、美观漂亮、并配有文字图片说明的灌渠,让我们大开眼界,使技术人员从中学到了不少建筑设计技术。之后,我们又参观了澧陵灌渠,学到了它的薄壳渡槽设计技术。

韶山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故乡,是中国人民心中的红太阳升起的地方。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令人心仪。于是,我便组织参观团瞻仰了毛主席的故居和展览馆,让大家受到了一次爱党爱领袖的教育。这对当时正在兴起的学习毛主席著作高潮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湖南参观之后,我们乘火车过武汉长江大桥,经郑州来到新乡,参观了引黄灌溉豫北平原大地的人民胜利渠。豫北人民为抗拒干旱,誓夺粮食高产稳产,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挖渠修闸,引黄河水自流灌溉,在20世纪50年代就修成了人民胜利渠。毛主席曾到该渠视察。

之后,我们又乘车前往林县参观了红旗渠。到达林县时,正是“文化大革命”的夺权时期,其县委领导班子已经瘫痪。县委书记杨贵被揪斗,为修红旗渠而论战的大字报遍布街头。县委接待人员说,因修红旗渠,功臣杨贵被批,参与修红旗渠的县委其他领导都大伤脑筋。接待人员简单介绍了红旗渠的概况后,便带我们进行实地参观。在那里,我们了解了为修红旗渠而流血流汗的感人事迹,学到了林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伟大创业精神。在险工地段,我们看到了山中凿洞、山腰修渠、人造天河缠山盘绕的奇迹,都为3年自然灾害始终没能阻挡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的英雄气概而折服。

参观完名震中外的三大灌渠后,我们对它们各自的特点进行了总结,一致认为韶山灌渠具有时代风貌,设计精巧,美观大方,所处的丘陵地带也与我们陆浑灌渠的地形比较吻合,但其造价太高,我们只能学其设计精髓。新乡人民胜利渠处于平原地区,渡槽、涵洞较少,施工比较容易,但与我们陆浑灌渠的实际有较大距离,只能参考。林县人民开山打洞、劈石成渠、石头浆砌、就地取材,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在峭壁陡立的太行山腰鬼斧神工般地牵出“人工天河”,其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们的参观总结汇报得到了县委的首肯,为陆浑灌渠的开工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1970年,陆浑灌渠破土动工。1987年,伊河水通过陆浑灌渠流入巩县坞罗水库。至今,巩县人民仍在受益,并将永远受益。然而,我却因为设计该灌渠外出参观而吃了不少苦头。“文革”开始时,我和张先祚副县长在县府机关、县委大院和涉村被连续不断的批斗,给我这段辉煌的经历留下了令人心酸的遗憾……

开工之前

为了陆浑灌区的上马开工,1969年11月,我从巩县打井队调到浑灌区巩县民兵团任施工组组长,负责这项大型水利工程的质量。

巩义河卵石洗砂机厂家

陆浑灌区开工典礼

陆浑灌区是河南省大型水利工程之一,水源来自嵩县境内伊河上游的陆浑水库。该水库坝长710米,高55米,控制流域面积3492平方公里,库容总量13.2亿立方米,其中兴利库容5.83亿立方米。灌区规划5条干渠,即总干渠、东一干渠、东二干渠、西干渠和滩区,设计灌溉洛阳、郑州、平顶山3市7县(即嵩县、伊川、汝阳、偃师、巩县荥阳、临汝)土地180万亩。其中发展灌溉面积13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46万亩。

1969年12月16日至21日,河南省革命委员会在洛阳地委招待所召开了陆浑灌区开工准备会议。巩县参加会议的有县革委副主任刘奎芳、水利局局长邢有成、技术员陈二红、汪寿安和我。会议传达了上级领导对陆浑灌区开工建设的批示及具体施工的安排意见,确定第一期工程为总干渠,即自水库坝首开始至汝阳内埠分水闸45公里的施工任务。我县分配的任务是总干渠渠首3.5公里长、15米宽、5.3米深的最艰巨渠段。根据当时的战备形势需要,会议决定成立河南省陆浑灌区民兵师,袁隆为师长。各县均成立民兵团。工程于1970年2月按时开工。

1969年12月28日,河南省陆浑灌区民兵师巩县民兵团挂牌成立,县革委副主任张建范任政委,县武装部邢群任副政委,原副县长张先祚任团长兼副政委,李威华、邢有成、马化民任副团长,下设施工组、后勤组、办事组、政工组,医疗队等部门。首批参加会战的鲁庄、西村、芝田、北山口,大峪沟、小关、新中等7个公社建立民兵营,大队建立民兵连。1970年1月4日至7日,县革命委员会在县城召开“陆浑灌区施工动员大会”,对会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作了部署。

1970年1月2日元旦刚过,张先祚就率巩县民兵团先遣队先期到达嵩县,向民兵师副师长、嵩县革委会副主任程林通报了巩县民兵团为开工所作的准备情况,并就会战时民工的吃、住等生活问题进行了协商。程林亲自把我县施工区域中的田湖、库区、九店等3个公社的主要领导召集起来,对有关问题进行了具体细致的安排。先遣队趁热打铁,深入施工现场,与驻地的干部群众进行广泛接触,联系落实了民工的住房、铺草、吃饭等具体问题。我们施工组则依据工程蓝图,对施工区域又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测量,并按照工程的难易程度、任务大小划段定桩,给各民兵营分了任务。与此同时,民兵团又抽调县直各单位的汽车给工地运来了粮、煤、菜等生活用品及钢材、水泥、木材、炸药等工程必需物资。各营以连为单位垒起了锅灶,备足了春节后两个月的生活物资。大型工具由县统一准备,筐、杠、锹、镢每两人自备一套,20人准备一辆架子车,铁匠、石匠、木匠各备工具。至此,会战总干渠渠首的一切工作全部准备就绪。

鏖兵渠首

1970年2月11日,巩县民兵团的5300名民兵战士从我县出发,拉着架子车,带着行李工具,浩浩荡荡,徒步100多公里,于2月13日开进田湖公社施工现场。2月20日,巩县民兵团会战陆浑灌区开工典礼誓师大会在总干渠渠首隆重举行,5000多名指战员头戴安全帽,肩扛开山锤,在团长张先祚的带领下,爽飒英姿地站在毛主席像前庄严宣誓,决心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修好灌渠,造福人民。在雄壮的《大海航行靠舵手》乐曲声中,副团长李威华下达开工命令。霎时,伏牛山下炮声震天,伊河岸边山摇地动,陆浑渠首碎石飞舞、烟尘翻滚,数百万人民盼望已久的陆浑灌区工程终于破土开工。

我县承建的渠首工程是陆浑灌区一期工程中最艰巨、最困难、最险要的地段。全长3.5公里的渠段全部盘旋在50多米高的恶虎崖陡壁间,八大河以上为悬崖峭壁,石质为火成岩,特别坚硬。八大河以下为滑坡塌方区,全段土松石软,属施工常规中的“老大难”区。要在这种地段修筑15米宽、5.3米深的石砌渠道2351米,且其中还包含大型渡槽两座、涵洞4条、公路桥1座,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困难吓不倒英雄汉,巩县人首闯开山炸石关。

巩县民兵团在最初外战时,由于缺乏实战经验,满山打眼,天天放炮,崩石不多,工效不高,既浪费了人力、时间,又浪费了炸药。团、营领导经过深入调查,总结教训,一致认为要想多快好省,就必须选准炮位,集中炸药放大炮。方案确定之后,首战任务落在北山口营三连二排肩上。从2月27日开始二排分班轮战,跪着打、躺着打、趴着打,苦干、硬干、巧干、实干,经4天4夜的艰苦拼搏,终于在3月3日打成一个13米深的大炮洞装炸药1.38吨。随着惊天动地的一声巨响,7000多方巨石离开原位,施工现场一片欢腾。首战告捷。北山口营一连二排经过33昼夜的奋战,又打成了深30米的双管爬坡巨形炮眼,一次装炸药5吨,于4月9日一举炸石2万余立方米,让全体指战员兴奋不已。从此,思想解放了,经验丰富了,炮越放越大。凤凰头上的大炮曾装炸药25吨,填盐8吨,一炮开石3万多立方米,创造了陆浑灌渠施工中的爆破记录。在科学定位放好大炮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因地制宜。大、中、小炮相互配合,强调安全第一,合理用药,注重工效,尽量减少或避免材料浪费和人身事故,实现了高工效、高速度、低造价的既定目标。当时的工地上炮声隆隆,红旗招展,那热气腾腾的劳动场面让人终生难忘。

巩义河卵石洗砂机厂家

绝壁施工

巨石被爆破之后,清渣开渠则成了十分繁重的任务。当时没有现代化的大型机械可供利用,唯一的办法就是手搬、锹铲、车拉、人抬。为了解决费力、费时、高强度的出渣难题,我县的煤矿支援了一批小道轨翻斗车,使工效大为提高。

我县承建的渠段中有两个渡槽(即溢洪道渡槽和八大河渡槽)4个涵洞、1座公路桥,任务十分艰巨,能否按期完成,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胜败。渠首溢洪道渡槽为单跨双曲拱矩形,全长165米,总投资69万元,由西村民兵营承建。八大河渡槽为三跨双曲拱矩形,全长227米,总投资58.6万元,由北山口民兵营负责施工。这两个大渡槽设计为石砌拱券,可节约资金。但实地勘察时,发现现场的石头质量难以满足技术要求,就变更设计为石墩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浇注石墩座基时,发现地下流沙严重,又被迫改用河卵石奠基后浆砌石墩。技术设计与实际施工有出入时能随时调整,但天公的肆意为难却让人防不胜防。1970年6月25日下午4时左右八大河渡槽工地正在紧张地加固排架,山洪突然暴发,3.7米高的浪头汹涌而来,刚刚固定的排架瞬间踪迹全无。面对国家财产的安危,全团指战员舍命与洪水搏斗,抢回了部分物资。这次被洪水吞噬木材128.5立方米,造成损失4.64万元,给工程进度增加了困难。

垒砌渠道是保证水渠质量的最后一关。当时的石匠都是农民出身,只会建房垒墙,不懂水利工程的特殊要求,不知道过水的渠壁必须面平缝实,不留凸面,不要空隙。为此,我们在施工中不断强化技术培训,经常进行经验交流,并严格按照质量要求逐段检查验收,确保了墙面平,过水快,不渗不漏的工程要求。

施工组织

在日日夜夜的施工中,我们施工组肩负着灌渠的设计、测量、施工质量等重要责任。所以,我们组又无形中成了陆浑灌区巩县民兵团的参谋部。当时,团部先后给我们配备了20余人,组内设办公室、测量组、设计组、爆破组、机电组、工程组等,分工很细。平时,大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相配合,除圆满完成本职工作外,还经常深入工地与民兵们一起干活。

当时的测量组由5人组成。他们在开工前就把渠线测量好,并打桩划线,定界分段,按工程量和施工难易程度将任务分配到各营。开工后,他们还要经常到施工现场测量渠线高低,确定开挖边线的准确位置,确保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防止背工、窝工现象发生。

当时的设计组共有十几个人,其中有开封地区水利局工程师富伯康等8人,还有我县水利局技术员汪寿安、韩德元、张喜运等人。他们的具体任务是按照省规划设计的灌渠框架,本着因地制宜、精简节约的原则,对具体地段的渠道、渡槽、涵洞等进行细化设计,画出图纸,算出造价,上报批复后对下指导施工。

巩义河卵石洗砂机厂家

为了顺利完成爆破任务,我县从大峪沟煤矿抽调有井下爆破经验的工程师郑太山组成爆破组,负责规划开渠崩山炮眼位置、深度、大小、装药数量、爆破安全等,当时那振奋人心的几眼大炮都是在他们的指导下完成的。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大工程一般都采用人海战术,机械很少。所以,当时机电组只有2人,主要负责工地上高、低压电线的架设和少量的机械修理。

其余的都是工程组。工程组人员平常都分配到各营工段指导施工,整天泡在施工现场,在与民兵的共同劳动中掌握工程进度,把握工程质量。在建溢洪道、八大河渡槽时,又从县建筑公司抽来了王尽美等有技术经验的架子工,负责固定工地排架的技术问题,保证了工程的按时完成。

险情环生

施工中,由于地形地势的原因,勘察测量,打眼放炮,起石垒砌,全都在悬崖峭壁上进行,稍有疏忽,人身伤亡事故或重大财产损失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有时还会危及当地居住的群众。

有一次,鲁庄营放炮时出现失误,大小石块遍地开花,使当地平凤庄村的不少民房被砸坏。长时间与当地群众建立起来的鱼水关系一幕幕出现在眼前:初到时,当地群众大公无私,为我们腾房子、建炉子、捐铺草、借家具;开工后,他们有的自愿到工地帮助施工,有的自觉帮助民兵洗衣服……而我们的民兵农忙时帮当地群众割麦、收秋,遇灾时舍身相救,防汛中……我们岂能让这种亲密无间的关系受损?于是,鲁庄营根据“损坏东西要赔”的原则,一边派出民兵将损坏的民房一一修补,损坏严重的就给重盖新房;另一边由营长费青松亲自出面,向受害群众一一道歉,将这次失误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巩义河卵石洗砂机厂家

在施工过程中,我身为施工组组长,肩负着保证工程质量的重任。每天都在工地上跑来跑去,也曾3次历险,与生命开过玩笑。第一次是在开工前的实地测量中,我手拿花杆,一步步向50多米高的恶虎崖上攀登。由于没有登高经验,在即将到达崖顶时,竟不由自主地回过头向下看。这一看,恐高症立时发作,心慌、头晕、两腿发软,几乎不能把持自己。下边的同志见状,都高声呼喊让我镇静,为我鼓劲加油。在同志们的鼓励下,我稳住神,集中注意力,奋力爬上山顶,避免了“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第二次危险出现在大峪沟营的工地上。放炮警戒撤销后,我总觉得大峪沟工地的炮没响够数,迟疑了一阵儿仍不见动静,大家都认为这个大炮必哑无异。于是,我和不少民兵到炮位上检查。突然,脚下山摇地动,大炮如闷雷般炸响。所幸药量不足,小山头只是鼓了一下,石头并未飞起,我们幸免一难。即使如此,在场者无不灵魂出壳,多少年后还谈“炮”色变!后来又一天下午,民兵们都收了工,喧闹了一天的施工现场一片寂静。我沿着渠线边走边检查施工质量。突然,冲天小炮遍地炸响,碎石如天女散花,漫天飞舞。我心中一惊,赶紧捂着脑袋跌跌撞撞地向安全区狂奔,任片石在耳边划过、碎块在头顶横飞。原来是民兵们见大炮炸下的巨石仍横在渠线中,就趁收工用泥糊炮将其炸碎。他们见民工都收工了,工地上没人,因此未放警戒哨就点燃了导火索。这次多亏是小炮,我又逃过一劫。

父亲去世

虽然我们大多数干部都受到“罢官”、“批斗”、“靠边站”的迫害,但是大家都牢记着党的宗旨保持着共产党员艰苦奋斗、忘我工作的政治本色。当时,我们住的是草房,睡的是地铺,身穿劳动布工作衣,脚蹬解放牌施工鞋,几乎每天从早到晚都与民兵一起抡锤打钎子、出碴推车搬石头、搅拌混凝土,苦与大家在一起,累与大伙在一块。心里想的是如何保证施质量,怎样加快工程进度,尽快造福巩县人民,根本顾不上考虑家庭问题。

1971年12月23日,我正在工地紧张施工,家里突然给我拍来电报,告诉我父亲病重住进医院。父亲辛辛苦苦抚养我们弟兄几个,一辈子忙忙碌碌没享过福。现在他老了、病了,我作为晚辈的确应该前往榻前尽尽孝。但考虑到临近元旦,别人都在为迎接新年而大干社会主义,都在为缩短工期而出力流汗,自己若舍忠尽孝,父亲知道了也不高兴。所以,我咬了咬牙,狠心将电报塞进口袋,从心里默默遥祝父亲早日恢复健康。没过几天,又一封电报飞临“父亲经抢救无效逝世。”我顿时如五雷轰顶,泪如泉涌,深为父亲临终前没能见我一面而悔恨。领导知道后马上批了我的假条,同志们都劝我节哀,为我安排行程。我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连夜赶回,先在回郭镇为父亲准备了棺木,后又以长子的身份,主持、料理并因陋就俭为父亲办了丧事,便很快返回火热的陆浑工地。

对父亲的逝世,我后来曾作过深刻的反思:父亲吃苦一辈子,去时年仅60岁。自己整日忙于工作,对他疏于照顾,心中充满了遗憾。但又想想我这样做并非为了个人,而是为了祖国的利益和人民的幸福,心里又觉坦然得多了。父亲若能一一验收这些年我工作的丰硕成果,他老人家一定会含笑九泉。

喜润桑林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紧张施工,陆浑灌区一期工程于1972年2月胜利告竣。巩县民兵团5000多名指战员在近千个日日夜夜里,斗酷暑,战严寒,栉风沐雨,披荆斩棘,共修大跨度双曲拱矩形渡槽两座、涵洞4个,筑公路桥1座,在悬崖峭壁上垒砌15米宽、5.3米深的水渠3.5公里,共完成总工程量171.6万立方米,投工346.3万个,完成投资624.9万元,使用钢材249吨、木材1130立方米、水泥8210吨、炸药520吨,开挖石方133万立方米,填挖土方2.8万立方米,浆砌石7.72万立方米,砌石2.53万立方米,混凝土910立方米。我们的首战告捷,为陆浑灌区的后几期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陆浑灌区第二期工程于1976年5月开工,1979年元月结束,巩县投入2000多人,完成了汝阳、伊川境内东一渠上段12.5公里的修建任务。陆浑灌区第三期工程于1978年11月开工,1987年9月结束,巩县完成了东一干渠巩县段到坞罗水库的渠道施工任务。

巩义河卵石洗砂机厂家

水到巩义

1987年5月13日20时24分,陆浑水库之水终于如愿以偿进入巩县境内。14日9时49分,汩汩清流汇人巩县坞罗水库,平均流速1.4公里每小时,平均流量2.4立方米每秒,巩县人民额手称庆,欢欣鼓舞。以后,经灌区人民加固维修、渠系配套,使渠水流速、水量均有所加大,可浇灌巩县鲁庄镇、西村镇等丘陵地带的大片良田,为农业的连年丰收创造了条件。同时,坞罗水库有了源头活水,又保证了城乡人民的生活和工业之需。昔日水贵如油,祭天祈雨的古桑林,终于实现了碧水畅流的千年梦,更多信息关注“文明陆浑”微信、微博(作者:姚德茂)。

凡本网注明“来源:砂石装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砂石装备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 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