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备信息亳州鹅卵石制砂机_鹅卵石制砂机厂

亳州鹅卵石制砂机_鹅卵石制砂机厂

来源:互联网 2022-01-05 00:11:31

一、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西南部。项目设计全长 712.504 米。

二、场地地层及水文地质条件

2.1 地层结构及岩性描述

地质条件:根据勘察院提供的地质勘察报告,场地上部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杂填土,粉质粘土,淤泥,含卵石砾砂,粗砂(砾粗砂),砂砾卵石,细砂,强风化花岗岩,中风化花岗岩,微风化花岗岩。

2.2 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文条件:本工程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季风明显,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四季分明,春温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冬长且干。因气候的过渡性,造成冷暖气团交锋频繁,天气多变,年际降水变化大,全市历年平均气温 14.9℃,平均日照 2184 小时,平均无霜期 213 天,平均年降水量 831 毫米。

根据地勘资料及对周围场地水文地质情况的了解,场区地下水位较高,初见水位4—5m,由于地下水位较浅,个别管道埋置超深(2.6~6.5m),需进行降水才能进行排水管道沟槽施工。施工降水至7m以下。

场地内地下水初见水位埋深4-5M。场地土质主要含水层为卵石砾砂,粗砂(砾粗砂),砂砾卵石,细砂,其透水性好,赋水量大;粉质粘土、淤泥渗透性差,属相对隔水层。上部杂填土中的地下水为上层滞水,属潜水类型。卵石砾砂,粗砂(砾粗砂),砂砾卵石,细砂,连通性好,水力联系强,为同一含水层,属承压水,微承压水,稳定水位埋深4M-5M,强风化花岗岩,中风化花岗岩富水性一般,渗水性一般,其中地下水为岩层裂缝水。

三、施工方案编制依据

1)《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应用手册》

5)《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福建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

四、基坑降水方案设计

4.1 基坑降水井设计情况

根据亳州地区基坑降水经验,较多采用管井降水,基坑开挖范围内土层主要为人工填土、粉质粘土及淤泥质土,且根据地区施工经验,土层透水性较差,现场根据土方开挖的情况与地下水的情况考虑,分施工区设置一定数量的集水坑间距20-25米,在地下敷设110直径的PVC排水管由各集水井连通,对开挖的承台的积水用水泵进行抽水到集水坑,再用自动水泵抽上地面水沟,经上面水沟的沉淀池沉淀后排入市政排水沟。  现场集水井和PVC排水管的布置:○1集水井的布置;在开挖承台前首先在离基坑侧边1.0米处、距离40米做好2-3个集水井用PVC排水管连通,并在一集水井内置一台自动潜水泵,将开挖好的承台积水用水泵抽到集水井后潜水泵自动起动把水抽上基坑顶水沟,在承台开挖一段落后,约40米设置集水井及埋设PVC排水管,○2PVC排水管的地下埋设必须按图埋深不能暴露以免被现场挖掘机械损坏,PVC排水管的驳接用直通胶水连接。地下室侧边的每个集水井用PVC排水管引伸至底板外侧作降水使用。

4.2 沉降观测

根据临近工地施工降水经验以及对场地有关资料分析,产生危害性地基沉降的可能性不大。确保安全考虑,建议在降水工程的自始至终设立必要的沉降观测工作,以便一旦发现因降水工程而产生有危害性沉降的预兆时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五、降水井施工

5.1 降水井施工工艺

1、降水井定位、钻孔、成井

降水井采用锅锥钻机成孔的方法,定位放线由专人负责。开孔口径450mm,钻机钻至设计标高,然后下入管内径200mm的钢管滤水管。要求滤水管的孔隙率不小于30%。下管采用悬吊式托盘下管法,管筒在砂层段用30目尼龙纱网包封严密,以防涌砂。在下滤水管前先下长1.0m沉淀管,然后再下钢管水管。下管时,必须把管中心对准钻孔中心,严禁管壁与孔壁靠在一起。下泵宜用麻(或棕)绳吊装在井内,下到设计深度,并在井口绑牢。

2、填滤料。下管结束后,应立即在管壁与孔壁之间填入滤料,围填时应慢慢用铁铣从四周填入,并用钢筋捣实,防止中间出现漏空现象。

3、洗井。采用排污泵或清水泵洗井,洗井标准以井内抽出的水清沏为准,同时洗井时间不得小于4小时。

4、降水井抽水。每口井放置深井泵一台,使水位降深达到要求。

5.2 降水井施工质量及技术要求

1、 严格按有关规范及设计图进行施工。钻孔安装要调正水平,保持钻孔垂直,保证钻孔深度,钻孔达到设计深度时再多钻30~50cm。

2、针对地层情况将滤水管准确下置在富水井段,下管时不得左右旋转或上下串动。

3、井管安装完毕后,立即填滤料,滤料必须符合要求。井管外围滤料应均匀下入,避免“架桥现象”。

4、洗井要充分及时。

5、下水泵时,所有泵管连接应拧紧,水泵下置深度应预留井底泥砂段。

6、水泵下好后,应包扎好井口,以防异物掉进孔内,保证每口井正常抽水,并作好抽水记录。

5.3 降水井验收

1、在基坑中心、最远边侧、井间分水岭处和基坑底任意部位,实际降水深度应等于或深于设计预测的降水深度,并应稳定24h。

2、当局部地段不能满足设计降水深度时,应按工程辅助措施、补救措施的可行性进行评估。

六、地面排水系统设计

根据现场污水管井现状,可排水处有2个位置,一处是位于场地东北角的污水井,排入市政污水管道,第二处是位于场地西北角的雨水管井,排入污水管道。根据现场情况,两个排水口同时使用。

由于现场空间狭小,排水管线设置考虑如下:排水总管先沿施工现场坡顶明设, 铺设DN200排水管, 水力坡度5‰,管道连结牢固、严密,防止漏水,以免影响边坡稳定性。在基坑东北角和西北角根据现场场地情况各设一沉淀池,沉淀池尺寸根据现场空间情况确定。为防止物体坠入降水井内,降水井用井盖封口。

七、 群井降水

亳州鹅卵石制砂机_鹅卵石制砂机厂

1、观察井。中间观察井可兼做降水井,待水位降深较慢时可利用观察井降水。

2、各井点应设置单独用开关箱,做到一机一闸一保护,以期达到安全用电和停泵与开泵的用电的要求,并在主干集水管与降水井管连接处设置球型阀或将水管上弯止点高于主干集水管50cm,以防某井需要停泵时,主干集水管内的水倒流到该井内。

3、电源。为确保降水井作业的连续性,需准备发电机,以备停电时使用。

4、在基坑进行开挖前先进行降水试验,满足地基土固结排水的时间。 J

5、降水工程应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降至设计降水深度的1/2处,且保持该水位一个月左右,再进行第二阶段降水,直至降到设计深度,并保持稳定。

6、当观察井中的水位超过设计降深时,要即时调节水泵的开启数量,稳定设计降深水位。

7、群井降水开始后,通知观测单位。观测单位应按设计要求的时间,对相邻建筑进行沉降观测,观测数据应及时上报建设方、监理方、施工方、降水施工方。

8、根据观测单位提供的观测数据,如果通过验算接近地基变形允许值,应立即停泵,恢复其地下水原水位,另行采取回灌措施。

7、停止降水日起:依据建筑物设计单位的通知。

八、 降水检测与维护

1、开始降水前应统测一次自然水位,抽水开始后,在水位未达到设计降水深度以前,每天观察三次水位。

2、当水位已达到设计降水深度,且趋于稳定时,可每天观察一次,在受地表水体补给影响的地区或在雨季时,观察次数宜每天2~3次。

3、根据水位、水量监测记录,查明降水过程中的不正常状况及其产生的原因,及时采取调整补充措施,确保达到降水深度。 R

4、降水期间应对抽水设备和运行状况进行维护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抽水设备始终处在正常运行状态。 C

5、抽水设备应进行定期保养,降水期间不得随意停抽。在更换水泵时,应测量井深,掌握水泵安装的合理深度,防止埋泵和掉泵。 

6、注意保护井口,防止杂物掉入井内,经常检查排水管、沟,防止渗漏,冬季降水,应采取防冻措施。

亳州鹅卵石制砂机_鹅卵石制砂机厂

7、另外备用3~4台泵组及时快速更换有故障的泵组。

九、 施工计划

9.1设备计划

序号

机械装备名称

型号规格

数 量

1

钻机

2台

2

全站仪

FTS400

1台

3

潜水泵

100SQJ2-50/10

16台

9.2劳动力计划

序号

工种

人数

备注

1

钻工

4

2

电工

1

3

普工

6

4

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1

5

现场管理人员

1

十、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成立以项目经理凌强为组长,戴健、聂飞、程卫华为组员的安全领导小组。

2)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使每个人员都树立安全生产的意识。把安全与质量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

3)安装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持证电工完成,其它人员不得随意接电。

4)每台用电设备应有各自的开关箱,必须实行“一机一闸”制,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二台及二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

5)操作人员应按章操作,不得随意改拆设备,使用过程中不得超出设备自身性能。

6)施工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等必要的防护用品。

7)所有电器、线路应定期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8)实行信息化施工的原则。及时将降水井水位等情况报告给监理、设计和建设单位等各相关单位。

十一、应急预案

本工程是深基坑降水工程,结合本工程的特点,特设应急预案,具体措施如下:

1)组织机构

①成立应急抢险领导小组,组长及组员由公司领导人员组成。

②成立应急抢险工作小组,组长及组员由本单位选派的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组成,凌强为任组长,组员由戴健、程卫华、聂飞、徐磊组成。

2)突发事件风险分析和预防

为确保正常施工,预防突发事件以及某些预想不到的、不可抗拒的事件发生,事前有充足的技术措施准备、抢险物资的储备,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国家财产和经济损失,必须进行风险分析和预防。

(1)、突发事件、紧急情况及风险分析

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及周围情况,在辩识、分析评价施工中危险因素和风险的基础上,确定本工程重大危险因素是基坑降水引起周围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断电导致降水工作停止致使基坑水位上升,水位降深达不到设计要求等。

(2)、突发事件及风险预防措施

①实行信息化施工的原则,根据监测报告随时掌握周围建筑物沉降情况,做好回灌准备。

②准备两台备用发电机,以防突然断电降水停止导致基坑地下水位上升

③随时对地下水位进行监测,若基坑降深达不到设计要求,及时通知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采取增加降水井等必要的补救措施。

凡本网注明“来源:砂石装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砂石装备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 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