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备信息舟山新型洗砂机用途的简单介绍

舟山新型洗砂机用途的简单介绍

来源:互联网 2022-01-05 02:10:49

来源:舟山日报-舟山网

打好组合拳 决胜攻坚战

我市铁腕开展海上船舶专项整治 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舟山新型洗砂机用途

图片来源市港航和口岸局

为期半年的海上船舶专项整治打出了声势,打出了成效。

今年以来,我市全面部署海上船舶专项整治行动,重点针对“三无”船舶,海上非法运输、作业,海上小型船舶,水路货运领域“假光租”等违法违规行为,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措施,通过海陆联动、船岸结合,数字赋能,持续闭环海上安全全链条管控措施,构建“齐抓共管、人技同防、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长效机制。

截至11月底,我市共检查船舶9582艘次,查获违法违规船舶1193艘次,拆解“三无”船舶945艘;实施行政处罚4175次,处罚110余人,罚款3391.79万元,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03人,移送起诉14人,海上船舶专项整治初显成效。

通过一系列整治,舟山辖区一般等级及以上水上交通事故“四项指标”与2020年同期比较,事故起数下降41.2%,沉船艘数下降41.7%,死亡(失踪)人数下降23.3%,直接经济损失下降37.2%,有效遏制事故多发态势。

舟山新型洗砂机用途

查获过驳非法海砂船

雷霆出击 全面遏制海上违法违规嚣张气焰

11月15日,市级工作专班和海上安全综合执法指挥部牵头,在舟山全域启动内河船舶非法从事涉海运输和海上过驳非法海砂集中整治行动,打响了为期1个半月的海上船舶专项整治第二阶段攻坚战。

海事、海警、港航、渔政、公安等部门联合行动,统筹各县(区)执法力量,根据非法过驳作业区域和时段规律,确定重点水域,以夜间为重点时段实施集中打击。短短一周时间,开展重点水域巡航29次(其中夜间巡航9次)、陆上巡查21次,出动执法船艇、车辆80次,执法人员226人次,查处违法船舶13艘,其中内河船舶3艘、浮吊船舶1艘、二程运砂船舶9艘,关停非法出运点4处。

第二阶段攻坚战初战告捷,得益于第一阶段全面胜利的支撑。

针对海上事故频发势头,5月19日,市委市政府周密部署,全市启动海上船舶整治专项行动,舟山市海上船舶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牵头指挥制定《舟山市海上船舶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市港航和口岸局、市海事局、市公安局、市文广旅体局、市交通局、市海洋与渔业局、舟山海警局七部门联合发文,向全市发出《开展海上船舶专项整治通告》,各县(区)、功能区迅速行动,凝聚力量,以“雷霆”之势掀起全域围剿攻坚之势。

遏重大,保安全,集中执法力量,在渔港、内港、岙口、相邻交界水域以及航道和锚地进行布局,对东霍山、小板门、乌沙门、条帚门等内河船、非法过驳常发水域,采取夜间巡查、蹲点狙击、错时突击、节假日覆盖等措施展开突击整治。 6月6日,联合执法人员放弃周末休息,在普陀区虾峙水域查获1艘内河浮吊船和1艘货船;在岱山南峰水域查获1艘“三无船舶”,鱼山水域查获1艘油污水接收船;在嵊泗县马迹山水域查获1艘“三无船舶”;在六横台门水域查获3艘“三无船舶”……

连续半年奋战,全市共开展海陆联动执法巡查2096次,出动检查人员22362人次、执法船艇3441艘次、执法车辆1339车次;检查船舶9361艘次,查获违法违规船舶1101艘次,扣押568艘;检查港口企业1338家次、临时装卸作业点1144家次、其他点位988家次。

上下一条心,行动一盘棋。通过全市海陆联动、重拳打击,海上违法违规船舶下降明显,日查获“三无”船舶从整治前的上百艘下降到个位数,证书不齐、内河船舶等趋于归零。

紧盯目标 全力保障各项整治行动强势推进

海上船舶专项整治行动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市海上船舶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先后召开推进会10次,下发任务清单4份,制定《“三无”船舶拆解处置指南》《“假光租”“假自有”处置指南》《浮吊船舶专项整治方案》《海上过驳非法海砂打击行动方案》等系列政策,要求各地对照任务清单和文件要求的任务目标时间节点,抓紧按期完成相应任务。

各县(区)、功能区根据属地实际,做好“门前三包”,推动专项整治走深走实。

以顶格处置、标本兼治为抓手,加大依法打击处置,推动整治行动一查到底、一以贯之。

各地镇(街道)等部门对辖区所有“三无船舶”、临时装卸作业点、沿海岙口、无证(废弃)码头以及海钓物资补给点展开拉网式、地毯式排查,确保底数清、情况明,并逐一落实整治措施,推动“打源头”与“削存量”同时发力。截至11月底,我市累计排摸“三无”船舶1992艘,完成拆解945艘,落实岸上监管71艘,已纳管953艘;整治证照不齐船舶69艘,取缔非法作业点、无证废弃码头等169个,整改“假光租”问题船舶513艘。

决不让“三无’船舶以各种名义披上合法外衣,增加历史性遗留问题、造成反弹回潮,各地决战决胜,持续创新纳管措施。

普陀依托海上小型船艇服务中心成熟管理经验,对用于船岸接送、海钓、观光休闲等涉渔涉旅小型“三无”船艇,纳入属地政府规范有效管理。

普陀六横通过配套国际海钓公园建设,规范运行渔业养殖和观光休闲的涉渔涉旅小型“三无”船艇41艘,强化“即查即拆”闭环处置措施,推动区域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岱山指导成立2家休闲船艇经营管理公司,分高亭、衢山两个区域对休闲海钓小型船艇进行管理,强化船舶质量评估,推动“提质纳管”。

新城以“彻底清理、分类治理、长效管理”为原则,以点带面,推动120艘“三无”船舶拆解,严控岸上监管船舶私自“下海”。

各地齐头并进,稳扎稳打。到8月底,“三无”船舶拆解任务全部完成;到11月底,“三无”船舶纳管工作进入攻坚阶段,确保年底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人技同防 全域落实综合治理长效机制

海上安全隐患问题在海里,但根子在岸上。

推动海上船舶专项整治,“登陆点”是重中之重。各地各部门对临时装卸作业点等建立常态化巡查制度,明确各点位管理巡查人员及责任人,促进责任主体全面落实;依托反走私监控网络,落实视频管控措施,通过人技同防相结合的方式,对重点岙口和偏远岛屿进行检查排查,逐步实现海上辖区安全监管“零盲区”,管控“全覆盖”,技防“智能化”。

海陆协同,切断利益源头。 7月14日,市水上交通安全专委办出台《舟山市临时装卸作业点管理暂行规定》,指导全市临时装卸作业点整治工作。各地按照“民生保障类、重点工程类、矿山资源类、实业保障类”4种临时装卸作业点类型和功能整合要求,统筹规划布局,拟保留136个;制定实施“点长”“码长”等临时装卸作业点管理制度,建立一图一册一牌(点位图、档案册、告示牌),依托数字化人技同防手段,确保责任包干到人。

健全机制,突出行业监管能力。市港航和口岸局出台《舟山市新设水路货运企业新增货船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等4项制度,完善航运企业及船舶准入、退出、重点监管和信用联合惩戒等相关制度,健全海上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各县区(街道)继续加强对上岸“三无”船舶(持有人自行保管的)管控,加大宣传力度,在严密落实纳管机制的同时,引导鼓励船主自行拆解,做到下水就打、露头就拆。

海上综合指挥部保持浮吊船整治和非法海砂打击高压态势,并持续加码集中管控、网格化源头排查、陆上转运查堵、流通终端等措施。

保障海上交通安全畅通,海陆联防攻坚永远是进行之时。“这是舟山服务‘双循环’的需要,更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自觉行动,各地各部门以落实市委市政府统筹部署为最大共识、第一要务,深入推进海上安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建设,力促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好转。 ”市港航和口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文来自【舟山日报-舟山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凡本网注明“来源:砂石装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砂石装备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 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