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备信息沉井施工工艺

沉井施工工艺

来源:互联网 2022-03-30 20:53:40

沉井制作阶段和沉井下沉阶段。

分节灌筑、多次下沉:工序交插多、工期长,容易发生井身倾斜和沉降不均匀等现象

分节灌筑、一次下沉:制作总高度不宜超过沉井短边或直径的长度亦不应超过12m

一次灌筑、一次下沉:一般中小型沉井,其井身不高且地基较好时,可采用此法。

原则:根据沉井的规模(形状、尺寸、深度)、环境(水文地质、环境条件)、施工能力(设备及施工 单位的经验和习惯)确定。

1、挖基坑及基础处理

平面尺寸略大于沉井平面的基坑;砂垫层一般选用级配较好的中、粗砂或砂夹卵石,砂垫层密实度的质量标准用砂的干容重控制 ;

抽除垫木应按一定顺序分区、依次、对称、同步地进行,对矩形沉井,先内隔墙,再短边,最后长边;长边的垫木应隔根抽出,然后以四角处的定位垫木为中心由远及近地对称抽除,最后抽定位垫木。

垫木布置图

灌水法测砂石垫层_如何观察砂石垫层含水率_级配砂石褥垫层实验

2、沉井制作

1) 井壁外侧应做到光滑;

2) 沉井制作高度应保证稳定性、有足够的下沉系数

3) 第一节沉井的灌筑高度为1.5-2.0m,地面以上沉井的高度不超过6--7m,沉井顶面露出地面尚有0.8--2m时,停止下沉,并在强度达70%后方可灌筑第二节;

4)沉井的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的偏差,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地基和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1202)中的规定数值。

分类:

1)排水挖土下沉:在土质的透水性很低或渗水量不大的稳定土层,排水不会产生流砂。

优点:是挖土方法简单,容易控制,下沉较均衡且易纠偏,达设计标高后又能直接检验基底土的平衡,并可采用干封底,以加快工程进度,保证质量,节省材料,所以应优先采用。

如何观察砂石垫层含水率_级配砂石褥垫层实验_灌水法测砂石垫层

挖土一般先挖成“锅底”状,然后再挖靠近刃脚旁的泥土灌水法测砂石垫层,挖土设备要均匀布置,使上面保持在同一水平上。

当沉井下部有梁时,应先将梁下土方超前开挖一部分灌水法测砂石垫层,以免沉井下沉时土将梁顶坏。

沉井下沉时,每次不得超过50cm即须进行清土校正,然后再继续开挖。

沉井下沉完毕后,一般应有3-5cm至5-10cm的下沉预留量。

泥浆的作用:

降低井壁与土之间的摩擦阻力

4、沉井基础处理及封底

当沉井沉到设计标高且稳定后(沉降速率

干封底:能保证混凝土的准确厚度及表面平整,且节省材料,保证质量;同时设备简单,进度快,省去后续的清理及抽水工作,所以应优先采用。

级配砂石褥垫层实验_灌水法测砂石垫层_如何观察砂石垫层含水率

湿封底:水下混凝土封底,是利用井内灌水的重量克服流砂的涌入,封底混凝土在水下进行灌注, 水下灌注混凝土采用竖管灌注法,使用时应进行水密性及拉拔力的检验。

三、浮式沉井

浮式沉井的底节都是采用空腔薄壁井壁,其优点是重力轻、吊装下水方便。在深水河流中采用浮式沉井可以避免围堰筑岛等困难,且缩短工期、降低造价。现在国内已较多采用。

(一)浮式沉井的结构型式

1、钢丝网水泥薄壁沉井

井壁是用刃脚角钢竖向骨架角钢与内外两侧钢筋网焊接成整体骨架后,再在钢筋网上铺设多层钢丝网(一般为4—6层),然后涂抹水泥砂浆构成空腔而成。

2、钢筋混凝土薄壁沉井

混凝上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5。

3、装配式钢筋混凝土薄壁沉井

用预制的钢筋混凝土井壁、支撑梁和拼装用的梯状导杆组成。在拼装船上拼装底层井壁后,浮运至墩位起吊、下沉、就位。

级配砂石褥垫层实验_灌水法测砂石垫层_如何观察砂石垫层含水率

4、 带临时井底沉井

在沉井内刃脚特设凹槽处安装临时性的底板(底板结构要便于拆除),然后浮运至墩位,接高井壁或在沉井内灌水使之下沉至接近河床面。

(二)陆上制作浮式沉井下水

1、岸边制作滑道下水

滑道工程量大,且施工后的清理工作量也较大。但可利用有利地形,减少其他工作量。

2、岸上制作索道下水

在地形有利于布置架空索道、两岸地形较高时,可架设缆索起重机,以便将岸上制作的浮式沉井,由索道吊运至墩位入水下沉。

(三)水中制作浮式沉井下水

灌水法测砂石垫层_级配砂石褥垫层实验_如何观察砂石垫层含水率

1、浮船搭架装置

四、沉井下沉中的问题处理

1、井壁摩阻力过大或过小阻力过大:考虑采用增加沉井重量或降低摩阻力的方法解决。

阻力过小:可向井内注水,以增加对沉井的上浮力。

2、沉井纠偏

原则:调整沉井的轴线垂直度,保证上下节在同一轴线上接高。

3、常用助沉措施:

1)高压射水

2)炮振下沉

3)抽水下沉

4)压重助沉

凡本网注明“来源:砂石装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砂石装备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 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