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备信息破碎机饺子的简单介绍

破碎机饺子的简单介绍

来源:互联网 2022-05-31 04:16:31

破碎机饺子

每年的新春佳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顿丰盛的除夕团圆饭,大年初一凌晨,吃顿除夕就已包好的饺子,这是大多数中国人特别是北方人不容变更的传统和习惯。饺子馅丰富多样,好吃又富有营养,且有美好寓意,大人孩子都爱吃。正如俗语"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劝酒令中也有“饺子下酒,越喝越有”。早在古代,饺子即源于“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饺与交谐音,象征着在两年相交和辞旧迊新之时,家家幸福团圆和谐美满。饺子形状秀美可爱且有招财进宝之寓意,故有“清水飘芙蓉,元宝落玉盘”的古诗名句。可见我国新春饺子既源远流长,又内涵丰富吉祥破碎机饺子! 今天是壬寅的第一天,一大早,我们一家老少三代就围坐在一起(长子一家因疫情只好在北京就地过年,颇有遗憾),一边高兴地品尝着除夕夜就已经包好的新鲜饺子,有胡萝卜羊肉馅的,也有虾仁鸡蛋韮菜的。还一边观赏着55寸大彩电重播的精采纷呈的2022“春晚”。大家欢声笑语,其乐融融,感到十分幸福美满破碎机饺子!面对此景此情,我们这些年过古稀的老年人难免要抚今追昔。今昔对比,更加深切感受到我们国家变化之大,进步之快!今天的中国老百姓生活过得确实非常幸福美满了! 我今年已经77周岁了。从记事起,我就知道每年春节一家人都会在一起吃上一顿水饺的。但认真回忆起来,记忆深刻总也忘怀不了的仅有两次。 一次是1960年的春节。一晃距今已有62年了,但脑海中仿佛就出现在昨天。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那几年正是解放后我们国家最艰难的岁月呀!由于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和我们工作上的偏差失误,再加上某些国际因素影响,全国经济衰败凋零,上上下下都在勒紧腰带过苦日子。连毛主席也跟着挨饿,其两腿都浮肿得一按一个大坑。可以说当时全国的老百姓几乎都在饥饿的生死线上苦苦挣扎!要过年了,老爹老娘为了让我们全家八口人也能吃上一顿新春饺子,真是上了愁,犯了难!最后老人只好将发了霉的地瓜干磨成面,又掺了点用榆树皮磨成的粉,再把白萝卜切成片在锅里煮一煮挤出水刴一剁,放点老棉油和咸盐调成馅,就这样包了一鍋个个象黑橡胶一样颜色的饺子。为了照顾我们这些正在长身体的孩子,除包了一部分地瓜面的水饺外,老母亲又掺了一点难得的揉和好了的白面,包了一些黑白相间、煮了后象花狗皮一样的“上等”水饺。这样我们总算能在水饺皮上看见点白面了。即使在那样的艰苦岁月,我们姊妹六个亦然在大年初一起得很早,并热切期待着这一顿新春饺子“美餐”。待饺子煮好后每人都端上了盛着黑黝黝和带着花斑的新春水饺时,心中都还有些喜悦。饺子其味道虽有些苦涩,但对于饥饿中的全家每个人仍都感到有些安慰。我们几个大孩子都知道父母不容易,也都争着把带花斑的好水饺让给二老吃,以慰藉他们为这顿水饺付出的艰辛和对子女的关爱。年幼的弟弟妹妹都小,不大懂事,还和我们争抢花斑水饺呢!老母亲为了让正在北陶中学上学的我在外体面一点,除夕夜一宿未睡,除了筹备一家人的水饺外,还为我赶制了一双新棉鞋!现在想起来仍然让我对慈母怀有深深的感激敬仰之情,并带有一份扎心的疼痛! 另一次就是1965年吃的那顿新春饺子了,距今也有57年的历史了。这也是我告别家乡远离父母在外上大学的第一次过春节吃水饺。学校和系领导出于对64年入校新生的关怀,布置食堂除夕之夜特意准备好猪肉大葱馅及揉和好的白面,让我们同学自己动手包,以确保大家都能吃上一顿美味的新春水饺,也借此冲淡新生浓烈的节日思亲之情。大家兴奋极了,于是班干部对班里的同学进行了具体分工,挑选了几位富有经验的北方同学负责"包"这一关键工序,并安排了认真细心以三位女同学为主体的质检小组,负责质量把关,以确保每一个饺子高质量高水平。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让这次水饺的制作过程充分彰显出“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哈工大校训灵魂。当时哈尔滨室外虽是零下三十几度的严寒,室内全班25位同学却在一起欢歌笑语,温暖如春,快乐和谐且紧张有序地进行着水饺加工制作过程。大家互相配合协作,仅用了两个多小时就包好了近800个质量完好的手饺。每包好一部分,就把它们整齐地摆放在每一个书桌的抽屉里,然后立即摆到室外进行天然速冻。待冻硬后又装进袋子掛在宿舍窗外。为了预防在室外速冻的水饺出现不测,有几位同学踊跃报名,要在寒冷的室外轮流值班站岗,一直坚持至黎明。大家真的象对待新生儿或设计制造一台精密机器一样,对自己亲手制作的水饺倍加细心地关爱和保护,以确保每一个环节不出现任何疪漏。 新春第一天,天还未亮,几位同学就早早地把冷冻好的水饺一个个地装进了从食堂借来的两个大簸箩里。他们踏着吱吱作响又冷又滑的冰雪路,不惧路途遥远,从学生二宿舍出发,途经校部大楼和医院,一直抬到机械楼地下室八系食堂。从不甘落后的我们班连送水饺的时间也抢了个第一个。睡意朦胧的食堂师付不理解我们的心情,嘟嘟囔囔地抱怨我们班送这么早干什么破碎机饺子?按照计划,我们班的全体同学也是第一拨走进了食堂。大家兴致勃勃地期待着这顿具有深刻纪念意义的水饺盛宴! 当大家拿着碗筷和勺子,坐在几个歺桌前热切地自信地期待着这顿完美的新春饺子时,送上来的却是一大锅完全破碎的面片和散成沫的包子馅。大家看到后都傻眼了!这是咋的了破碎机饺子?!好好的饺子怎么成了这般模样?师付却给我们的解释是:你们不会包,没经验。我们纳了闷了:都是挑有经验的同学包的呀,并且一个个经过了严格地检验把关了。退一万步,也不致于没一个好的呀?!咋办?出现这种结局还能否挽救?我们感到无奈,真的无奈!大家只好端着这一碗碗渗杂着馅沫的面片,一点点填充着虽饥肠辘辘但满腹委屈憋气难消的肚皮。吃饭中大家自然沉默无语,有不少同学还边吃边摇头边叹息。还有几位边吃边落泪呢!也许他们又想起了远隔几千里之外妈妈做的水饺的滋味。再看看其他班的同学兴奋地吃着个个状如元宝的新鲜水饺,我们全班这顿“新春饺子”更加让人感到窝囊和扫兴!过了许久,我们资询食堂师付时,他们方承认是师付在下水饺过程中具体操作出了大问题。即水用得太少了,水饺一次下得太多了,且用大铁铲搅动得过早了和过勤了,结果辛辛苦苦精心制作的几百个饺子都给搅烂了。至今回想起来,当时还身兼年级学生队生活委员和班长的我,对未能挺身而出去争一争而感到自责和内疚!那个年代的学子,都是真心实意学雷锋,学"九评”,大家实在憨厚,遇事都光从自身找原因查问题,在思想意识里都不知道应维护一下自己的合法权益。现在想想,我们应该找食堂好好理论理论,至少应给我们一个真实合理的解释和诚恳地道歉,甚至给予一个适当的补偿。唉!都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了,再说师付也不是故意的,煮冻水饺本身就有一些难度和技巧。虽然距今已五十多年了,但每想起这顿水饺来,我心里亦然无法平静。好在时代发展了,社会进步了,人们的观念意识也在不断提高了。现在再看看那个时代莘莘学子们的做事为人和精神风貌,真是既可敬可爱,但也有点可怜可笑! 短短几十年,中国的老百姓从过去春节都吃不上一顿水饺,到今天随时都能吃上品类繁多的精美水饺,窥斑见豹,我国的发展进步真快真大!在举国欢庆2022新春佳节之际,我们老年人 回顾韶华时代过年,思绪万千;看看2022年新春,一片幸福吉祥;展望未来,更是信心满满!让我们不忘过去,珍惜当下,初心不改,使命牢记,以实际行动和新的成绩喜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 (文/汤润芝)

破碎机饺子

汤润芝

汤润芝 ,男,生於1945年6月。籍贯,山东省聊城市。1969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机床设计与制造专业,1965年在大学入党,毕业后分配到国家六机部四O四厂。1974年在任厂团委书记时作为带队干部与知青一起下乡至湖北宜昌枝江县白洋公社新华大队。1980年1月调回家乡山东聊城,先后在市拖拉机厂、二轻局、外贸局、市委企业政治部和市纪委任职。在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岗位上退休。

退休后先后任聊城市关工委副主任,市知青文化交流会顾问、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市光嶽书画研究院党支部书记、中韩书画艺术交流协会理事、中国知青书画院理事和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多次参加省市和各地知青书画展及笔会活动,作品多次获本市二等奖、优秀奖,并被众多办公场所、宾馆酒店和家庭装饰收藏。

学习和参加书法活动,增加了知识,陶冶了情操,结交了广大书友,丰富了晚年生活,为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我愿不懈努力,不断进步,继续做出新奉献!

凡本网注明“来源:砂石装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砂石装备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 申请入驻